每日烘焙到恰到好处的牛角面包配上热咖啡是健康的高质量生活;在屋角插上几支饶有艺术感的鲜花,是富有生活情趣的高质量生活;零食要吃日法意,厨具要用德澳,是高质量生活。
可是咖啡店和鲜花都是要花钱的,于是我觉得“你需要有许多钱才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可是深入去关注我的生活细节时,却发现不是那回事。
上了大学在家的时间渐渐少了,开始独力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因为觉得繁琐,除开每日必洗一次衣服,扫把拖把之类的用具,常是被我冷落两三个月之久。久了,同宿友也是懒得劳动的,洗衣机后的墙壁不知什么时候爬了长长一路的青苔,瓷砖也是不知几时泛起了黄渍,日日踩踏的厕所更是不忍直视。
一日回家前,顺手把房间积了一月余的垃圾倒了。回家后不经意发现,家中垃圾桶常空,瓷砖和厕所都光洁如新。与大学的居住环境是不同的光景。
我回去时是冬天,妈妈做好了汤和饭。汤面飘着热气,混着枸杞和鹌鹑肉的香味,滋溜溜地就着热气喝下去,通体暖和。饭里面是混着鹌鹑肉和红萝卜的,加了些许酱油和香油,端出来是喷鼻的香味。就着饥饿快快地扒上几口,感到热乎乎的饱暖。
我回大学时,晚饭时分握着冰凉的勺子,迅速对付完餐盘上的两菜一饭,总是很想念在家里捧着细腻的瓷碗时传到手心的温度。感叹妈妈用心的料理,竟会把吃饭人的内心升了几个温度。
后来我学会煮粥,打扫房间也愈发勤快起来。在宿舍狭小的空间里施展料理生活的艺术,把杂粮豆一勺勺倒进小瓷盅,看着加了水的豆子躺着瓷白色的底部慢慢饱涨。隔水炖煮需要数个小时,掀开盖子的瞬间,原本粒粒分明的杂粮已变得晶莹剔透,泛着水光的透明荞麦尤其诱人。料理需要时间,经营生活也一样,要耐心慢慢熬煮。
许多人认同的高质量生活是由墙上的艺术画,空气中的香薰,精致的食物和富有艺术感的家具组成的。这种需要花费一笔购买来的精致生活,像穿戴入时的时尚女郎,着实让人看着羡慕。也好刺激人们鼓足劲儿挣一笔,好把家中的略显陈旧的家具换一次血。可当我想象把自己身体陷在照片上富有艺术感的沙发里,却想象不出沙发带来的乐趣。往日我和喜欢的人坐在手工组装的木沙发上,像坐在地板上一样硬。两人吃着街口杂货铺买来的饼干聊天到深夜,饼干碎掉了一大片,然后大手一抹毫不在意。如果我们换一个软布沙发,恐怕吃零食都要小心翼翼。当我看到照片上颜色鲜艳、具有摆拍艺术感的早餐,它们轻而易举地让我失去了食欲。却想念起家里跟我一起长大的一只老沙煲,妈妈常用它来焖一煲香气扑鼻土豆焖猪肉,一边等待家人回家吃饭。
生活需要的是人心的温度,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高低的质量。
当一些人用几百块的进口日本和食填塞进生活的细缝,并贴上高质量生活的标签,妈妈用高压锅里热着的一锅随时舀来喝的小米粥,诠释了生活细节的魅力。想起民国时周作人吃这些日本和食时也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发现现今社会,确是有点精炼过头的意味。所谓的高质量生活,却更像一场精致的表演,没有了生活所独有的烟火气息。就像《搏击俱乐部》里被宜家家居包围的男主人公,一日日感受到的只是消费带来的虚无,于是炸掉了这个毫无意义的家。
现代人习惯用消费填补内心的空落时,我却领会到妈妈在用对生活的热情用心设计生活。妈妈时常用她独特的小创意,用心料理一日三餐,夏季的清凉茶水,冬季的温补暖汤。夏天晒干了鲜花自己缝制枕头,小孩子馋了就一起炒黄豆当零食。这些用心创造出来的生活小新鲜,却比明码标价的高质量生活用品来得真实有温度。
三毛曾在贫瘠得一无所有的撒哈拉沙漠经营出一个创意十足的家,许多人拥有充足的钱财却经营不出一个满意的生活。因为生活需要的是人心的温度。用进口瓷器或是杂货店两块一只的碗盛饭菜,饭菜味道都没有太大什么不同。只是料理的人用心,吃饭的人用心,就能吃出温暖的味道。经营生活的秘密不在于有多少资金能买一些“无用的装点”,而在于你用了多少心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连结,为它付出——用心做饭,认真打扫。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生活的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