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公案有点绕: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赵州从谂)曰:庭前柏树子。
曰:和尚莫将境示人。
师曰:我不将境示人。
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庭前柏树子。
——《五灯会元》卷四
僧请益柏树子话。
师(叶县归省)曰:“我不辞与汝说,还信么?”
曰:“和尚重言,争敢不信?”
师曰:“汝还闻檐头水滴声么?”
其僧豁然,不觉失声云:“㖿(xié)!”
师曰:“你见箇甚么道理?”
僧便以颂对曰:“檐头水滴,分明历历,打破乾坤,当下心息。”
师乃忻(xīn)然。
——《五灯会元》卷十一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一头雾水了。第一个故事的僧人很困惑,他明明问的是“祖师西来意”,为什么赵州和尚却给出“庭前柏树子”这样奇怪的回答呢?
第二个故事里的僧人,因为搞不懂第一个故事,于是向归省禅师请问“柏树子”的事。为什么归省禅师还是不正面回答,却没头没脑地打岔,提起那檐头的水滴呢?倘若再接着问“如何是檐头水滴”,禅师或许会说出更多奇怪的话来。这游戏玩儿起来,可能会没完没了。
参禅并不费脑子,费的是“心”,需要以整体的态度去感知世界。微风中柏树子簌簌落下,屋檐上雨滴坠落,敲打芭蕉。听到什么,便是什么,何需那么多的概念和拟议呢?
古来很多禅师是闻声入道的,比如香严智闲禅师,就是听瓦片打在竹子上的声音开悟;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听涧水之声,疑念顿消;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打禅七时,闻茶碗落地,如从梦醒,作偈曰:“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歇。”祖师们平日用功得力,遇音声相应,即当下见性。
《楞严经》中宣说了各类圆通方便,并单提出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说此法门最为殊胜,还专门比较了六根的优劣:相对于眼、鼻、舌、身、意五根来说,我们的耳根最利,与声尘即便有隔阂,“遐迩俱可闻”,“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且一天中不断地接触外境。动是尘,静亦是尘,动静不失闻性,虽难以收摄,却也最易成就。
圣严法师曾针对初学者,介绍过一些基础的耳根训练方法。他鼓励人们多听鸟叫、雨声,或者找一条小溪静坐聆听。慢慢地,人会忘掉自己,也忘掉环境,获得宁定。
此外,他还指出要将耳朵变成“吸音板”。身处嘈杂环境中时,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是什么声音,不攀缘、不抗拒、不追随、不回应,好好地去观照念头。功夫日深,说不定哪个声音会刮破心念,斩断来路,得以契会“入流亡所”“反闻闻自性”的甚深境界。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此话怎讲?
难道我们此时此刻听到的声音,都是假的吗?当然是——假的!佛教所说的“虚假”,指的是缘起、无常、无我的状态。鸟叫声、雨滴声、人声、车声,还有所谓的“心声”,都是由因缘和合,因分别了知而产生的幻相。正因为知道了声音的虚幻性,我们才能更清楚、更全面、更自在地听。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为什么佛陀经常说这句话?就是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听”这件事上并不擅长,无法自在、圆满地听。比如,有人沉溺于某一类型的音乐,耳机一天到晚不离身;有人会选择性接收信息,光挑爱听的话听,断章取义;有人深陷不良情绪之中,与外面的声音隔绝;有人非得时刻听点什么,在安静的环境里反而会无所适从……
能不被声音迷惑,不被它牵着跑,进而自觉、自主地听,逐步培养起“闻慧”,对我们的生活修行十分重要。
宋代曹源道生禅师曾上堂云:“雨雪落纷纷,檐头水滴滴,良哉观世音,草里跳不出,跳不出,也大屈。水里乌龟钻铁壁,咄!”
广法院源禅师上堂云:“春雨微微,檐头水滴。闻声不悟,归堂面壁。”
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珍重!珍重!
自行化他,无非佛道,故是行一。
此四句是颂行一。未来诸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其本誓愿,亦如过去佛一样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机会闻法的人,共同证得此一乘佛道。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感 恩 随 喜 打 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