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5、变量与指标

1-5、变量与指标

作者: 小杉学长 | 来源:发表于2020-11-03 12:52 被阅读0次

    含义

    研究的变量是指在性质或数量上可变化、测量或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在研究中根据是否是要操作的变量可分为研究变量和非研究变量(即无关变量,若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即为混淆变量,在实验中予以控制即为控制变量);根据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可分为相关变量和因果变量(其中独立变化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为自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为因变量)。

    指标是用以具体测量研究变量特性的项目,一个研究变量可以有多个研究指标共同代表。对研究变量的测量实质上是对指标的测量。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研究指标可分为定类指标、定序指标、定距指标和定比指标。

    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

    抽象定义是对研究变量或指标,共同本质的概括,其作用在于揭示他们的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别开来;而操作定义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具体事物(如年龄、成绩分数)或具体现象(如迟到、违反纪律次数)或具体方法与程度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其最大的特征是可观测性。做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

         操作定义的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①对称性原则:操作定义是抽象定义研究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的内涵相对称,而不能过宽或过窄;

    ②独特性原则:操作定义必须使其具有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独特性,使其能更明确无误地与其他事物特征区别开来。

        操作定义的具体设计方法:

    ①方法与程序描述法:采用一定的方法与程序作为操作定义,它能引起拟研究现象或状态的发生。如设计“饥饿”的操作定义为“被剥夺进食24小时后个体所存在的状态。”

    ②动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的动态特征来下操作定义,如把“饥饿的老鼠”定义为“为获得食物每分钟按压杠杆十次以上的老鼠。”

    ③静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的静态特征来下操作定义,如把“聪明的人”定义为“瑞文智力测验得分125分以上的人。”

    无关变量

    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即混淆变量,是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因而应予以排除的变量。这些变量会造成研究误差,包括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由偶然、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的,当样本数量足够大或重复次数足够多时可以相互抵消;系统误差是由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的,影响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应予以平衡抵消或消除。

    具体而言,无关变量主要有以下形式:

    ①被试因素:被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与其长期稳定的特点有关,或与其在研究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状况有关。如动机、焦虑水平、性格特点、霍桑效应、练习效应等;

    ②主试因素:研究者的期望、态度、言行举止、暗示等因素可能导致实验者效应以影响实验结果;

    ③研究设计因素:如抽样代表性不足、研究方法不完善、测量工具误差、研究程序安排不恰当(顺序效应)等;

    ④环境因素:研究实施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如温度、光线、声音、场地布置、意外发生等均可能影响被试行为;

    ⑤数据处理因素:包括数据收集与分类、统计方法等。

        控制无关变量的具体方法包括:

    ①消除法:采取一定措施将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是控制无关变量最主要、最理想的方法。例如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或像霍桑效应,可采用双盲程序;设置指导语,一方面向被试介绍研究的目的意和具体操作流程,另一方面也可减少主试的影响;

    ②恒定法:采取一定措施使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如安排被试在同一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可平衡空间因素对于被试行为操作的影响;

    ③平衡法: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使其效果平衡以达到控制效果的方法。如利用对比组法,即按随机原则建立两个被试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在其他无关变量的效果方面都是相等的,因而两组之差可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再如利用拉丁方设计(循环法)消除顺序效应;

    ④统计控制法:当无关变量的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响已经测定和已知时,可用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如协方差分析,偏相关等方法。采用统计方法控制无关变量,一般需要较大的备适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变量与指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sd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