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刘阳老师说,为了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这段时间特别听了很多关于诗词的音频,比如喜马拉雅听康震解说诗词,比如读叶嘉莹。上次执教《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们评课时建议先要充分做好文本解读,先进行说课,说教材、教法等。杨冰花还指出古诗教学有四个板块。我就是这样去做的,解读合格之后才去做说课稿,然后再做教案。我对逐步深入钻研教材的方法深表赞赏,其实不仅仅是古诗教学需要我们解读,每一个教材的教师都需要我们解决,教师的文学功底有多深厚,你就能够带着孩子走多远,你的课堂就有多深厚,对不对?老师们指出的古诗教学四个板块,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课型,老师掌握了之后,在小学阶段所有的古诗教学都能够拿下来。
和刘阳老师交流《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教学但是仅仅有这四个板块,古诗教学不一定会出彩,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情感。深度和情感以及广度从哪里来?你刚才介绍的读了哪些书,听了哪些音频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仅仅是对你教学这首古诗,它可以丰厚你的专业底蕴。
力透纸背——有效解读文本,课堂渐行渐远。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是文章深刻有力。这里借用一下,希望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也能够透过教材和教参。即便不是一个古诗词的专家,一个平常的读者来读这首诗,我的一个感受就是前面两句写景,借景抒情,营造一种意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画面虽然简单,但是意境非常悠远,而且意境中是有情感的。一个清晨,下着绵绵细雨,还有柳树,有青砖青瓦,使读者就像在欣赏一个节目,一个画面,一个演出,通过一些手段来烘托意境。他内心真正要表现的是我和我的朋友在这个地方分别,这才是重点,但是他讲重点之前先做一个铺垫,铺垫与整首诗的送别的意境是非常吻合的。
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已经成为了千古的名句,人们每一次送别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一句诗,作者送别的时候情感可以说是万般复杂,但是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表达出来了,那就是,你再多喝一杯吧,走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在你身边,对不对?人在感情非常深厚,非常复杂,千言万语都说不出的时候,往往就是最简单的一句话,能最直接的表达情感,所以即便我们不借助那些专家的解读,我们自己要能够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靠一个老师的阅读功底以及一个老师的情感,如果语文老师是木讷的,是情感很冷漠的,是狭隘的,就品不出这首诗词的味道,所以我说为什么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首先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你怎么样看待人生,看待朋友,看待感情,看待生活,就能够带入到这些诗词的理解当中去,能够带入你的课堂中间去,能够给学生产生影响。
这就是我特别看重的,哪些老师能够给孩子提供有滋养的课堂,今天我在你的课堂里面,我就感觉到了,你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跟我上一次听你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相比,更加有深度有广度。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为了短短的四句话,你做了这么充分的准备,当然这种价值不仅仅是在于这首诗,以后你所有的教学,都会有一定的积淀,都会有帮助。
和刘阳老师交流《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教学授人以渔——教师懂得收敛,学生越学越活。第二个我特别欣赏的就是你特别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意识的把预学、小组交流以及学生展示这样的形式引入课堂,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虽然当前还只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只要这么坚持下去,我觉得学生的思维是会有变化的,我听课时发现学生特别有小组的荣誉,组员之间会相互激励,说“我们一定要回答”这样的话语,这是非常好的态势。
但是,对于学生的有深度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我觉得还历练不够,因为我感觉你们班孩子的思维还不是特别有个性,有创新。学生的个性化的表达,要怎么培养呢?就是要培优,一定要通过一些好的孩子来带动整体水平,因为今天我听了一下没有特别觉得让人眼前一亮的发言。只有那么一两个,贺子轩算得上是一个,虽然他学得不扎实,但是他脑子转得很快,这就是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但是有的孩子虽然他学得很扎实,但是你要他出新、创意,很难很难,他只会按照常态来表达。你们班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孩子喜欢重复别人的话,同学怎么说吧,他把他那个说法又重复一遍,或者换几个字来表达一下,实际上是没有新东西的,关于安西的补充介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几个孩子绕来绕去,都是在谈“马的哀嚎”,缺少多角度的思考。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真的是个大工程,如何激励学生脑洞大开,奇思妙想,大胆创新?我们一定要重视。
我特别欣赏赵老师,在她的课堂上面,你能够听出学生个性的见解。你看我的听课记录,每一个问题都有七八个学生发言,而且学生的回答都不一样,当然他们是六年级了,但是跟六年级的班级比绝对要好,而且她所带的班级都有这个特点,学生思维特别活,我在想这其中有什么奥秘?赵老师是一个特别懂得收敛自己的人,她绝对不会急于把老师的想法说出来,也不会急于把标准的答案说出来,更不会急于让每一个孩子说得那么完善,她耐心地让孩子们慢慢地说,一点一点地进步,经过这么一个过程以后,你就发现坐在他们的课堂里面,学生一个比一个出彩。你看这里,回答“神圣”这个词语是如何理解的,第一个学生说“庄严而不可侵犯”,多么标准的一个答案,但是赵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请学生继续补充,后面还有七八个同学都用自己的语感和话语体系在表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思想。所以,给空间、给时间、给信任、给宽容,让学生自己去摸爬滚打,在过程中获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和刘阳老师交流《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教学课满则溢——备得满但是不能教得满。哈佛大学教授说,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你备课很充分,设计也非常好,既有预学,又有初通诗意、品味情感、感情朗读都有,包括感受诗的表现手法,以及介绍送别诗的拓展阅读,非常满。一首古诗能够教到这些环节绝对都够了。这种满,既是圆满,也是过于饱满,学生吸纳不了,拖堂了,后面都已经下课了,还有那么多内容想讲。同时,中间的环节,看了那么多的东西,学生还读得不够出彩,为什么会有这种遗憾?在课堂里面最精彩的表现一定是学生的表现,而不是老师去做了那么多的功课以后呈现给学生的东西。这堂课里面你追求的东西太多太多,大环节多,每一个小点,因为你自己听了很多的音频,读了很多书,对古诗理解很透彻,所以你一点一滴都不愿意放下,想起了很多,但是学生的悟和读时间不够,状态上也不从容。
比如第一个环节,学生初读,要求还可以更高一点,要做到字正腔圆,这首诗要读准是很不容易的,作为语言标准的成年人,我要一个一个字咬准都要认真、熟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要咬准都不容易,所以在这里可以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一点,什么叫字正腔圆,那就是声母、韵母、声调一定要发到位,那不是像我们平时这么随随便便说出来,我今天跟你讲这一番话,我是很注意在咬准字音,平时我讲话讲得很快的时候,就会夹杂很多不清晰不标准的字音。在你的可躺上面学生读了,但是都没有咬准,都是这么含糊带过去的,长久以后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朗读、朗诵、演讲、主持都不好,有的学生朗读的时候比较标准,一说话就是长普,那么你就是要从读开始,抓起读单音节的字、读词、读文章、读古诗,一定要把字词咬准,平时听他们说话的时候发现语调不标准的,你就告诉他,请说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话那就是声母、韵母、声调都要发准,当然还有用词不规范的现象,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比较难,只能慢慢地通过语言环境去熏陶,那么我先教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诵读,你们班的孩子到最后诵读都没有那么出彩,有的地方虽然感情到了,但是听起来怪怪的,因为它的语音没到位。
还有教学环节中间有一些东西太满了,有一些呢又没有到位,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青青,是指古代的房子的砖和瓦是青绿色的,这个地方要给图片。比如,诗中有三个地名,你能结合地图把三个地方的关系说清楚吗?这个地方你这么快抛给学生是不行的,这个地方应该是你的介绍在前,比如,你请学生说说安西给你的印象,应该是你先介绍安西这个地方,学生在你的语言、图片以及配乐的基础上,对安西有了感受之后,再说说对安溪的印象,所以这个地方要放在前面,放在老师的介绍这一环节,然后再让学生来说。因为知识的第一印象一定要非常清晰,非常深刻,学生讲的东西不能够替代老师所讲的,比如元二奉命去安西公务,渭城是唐人的送别城等等。
老师认为学生有了预学,这样的汇报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先讲,老师做一个总结。但是可能是因为学生语言表达的一些问题,很多孩子说都是说给自己听的,他不是说给全班同学听的,所以好多孩子根本就没有听到,在训练学生表达这一块在加强一点力度,让一个人说给大家听,老师的想法就达到了。
还有关于是的情感,你采用的是四句分成两个板块讲。但是我觉得可以四句结合一起讲,首先初通诗意,了解时间、地点、任务、事情,然后通过意境以及作者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来体会送别的情怀。因为前两句的“雨”和“柳”是借景抒情,后面两句是直抒胸臆地表达情感。学生读得不出彩,我听课时在想是不是不要讲得过宽过深了,先要保证学生读和悟的时间,你的讲解有些碎锁了。要剪掉中的内容,至少要剪掉五分钟的内容,就是不仅环节多了,你看我记了你的第二部分学习不是你有十四五个环节。环节多了,而且有些环节中间讲的太深了,就把学生那个去品读的时间给占用了,他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充分,没有一步一步突破。
最后就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我们要了解到虽然万分不舍,万分担忧,但是并不能阻止有人前行的脚步,是因为拥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所以不会因为朋友的情谊而束缚远行的脚步,要认识正确的友情,这是男儿的大情怀。最后两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这里学生表现出了不舍和担忧,但是都还没有出彩,学生始终没有走入情感里面去,贺子轩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棒,他扮演王维对元二说:你这一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请你再饮一杯酒吧。他积极思考问题,但是听的时候不太专注。他没有想到“饮尽”的意思就是喝完,但是“更”是再喝一杯。同学们可以想象,之前已经喝了一杯又一杯,喝了很多杯了,依然觉得没有喝够。同学们说得很模糊、很琐碎,其实还是从字上面去理解,意思一下就清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