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死了,《乡愁》火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网络上瞬间被这首小诗刷屏,仿佛谁不会吟上两句就不是个文化人似的。可事实上呢?有多少人会把余光中和余秋雨混淆?有多少人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又有多少人记得余光中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
恐怕答案不容乐观吧!
说到底,余光中这个文化人的死,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只是一个热点新闻而已。
很抱歉在这里使用“热点”这么不敬的词。可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余光中的死和他的乡愁都只是大多数人口中的谈资,是人们用来标榜自己没有落伍于信息时代的证明。热点新闻是网络产生的一种快消品,人们只是在不断消费它,用来填满空虚无聊的时间。或许明天某某明星出糗,某某小鲜肉上什么节目,人们就立刻又转移了目光。
这让我不禁想起今年9月15日去世的天文学家南仁东。他主持了“中国天眼”的科学技术与建造工作,造就了直径达500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让我们在天文领域领先世界20~30年。但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越的学者的离世并未掀起多大波澜,媒体关注的是李晨的求婚,人们八卦的是薛之谦的情史。
今年8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柯俊教授因病于北京逝世,结果相关的报道在网上反响寥寥,人们关注的是某知名网红作家性骚扰事件。
再往前看,2015年10月,因为发现了可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但是消息很快就被黄晓明邀请了半个娱乐圈的盛大婚礼淹没。同样,2015年1月,遥感专家、“布鞋院士”李小文和歌手姚贝娜相隔几天去世,后者的舆论关注度明显更高。
好像人们始终对科学家和文学家无感。
莫言和刘新慈两人也是因为分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而广为人知,然后才作品大卖。更多的人是冲着大奖的名头去买他们的书,最重要的还是用来拍照晒在朋友圈里炫耀装逼,“怎么着我也是读过诺奖(雨果奖)获奖作品的人!”
有的人可能还会读上几页,但是有的人可能连新书的塑封都懒得拆开,发过朋友圈之后就扔到角落吃灰。这和全民转发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何其相似?人们终究还是为了有的聊才会去关注一下,知道有这么个事就够了,谁还耐烦去仔细了解?还有那么多的娱乐新闻等着看呢!
有人说,明星的工作就是活在聚光灯下,就是给大众评论八卦的。而科学家就是要专心科研,文学家就是要专心创作,他们不需要媒体的热度,也不屑于媒体的关注。
是,这话说的没错。但是,不需要关注和热度,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人们的敬重!
纵观历史,文学让社会发展,科学令人类进步。无论何时,人们都应保有对文学与科学的敬畏和关注,而不是让其成为网络上只追一时的热点快消品。
所以,对不起,我拒绝消费《乡愁》,也拒绝消费乡愁。
《冷雨》之于余光中,犹如《背影》之于朱自清。在此特附上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的片段以示仰慕: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沐浴之后特有的腥气,也许那尽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图片源自千图网,图片编号:18900449,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