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三天

作者: 姜天合 | 来源:发表于2017-07-23 09:38 被阅读17次

自始皇焚书坑儒开始,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只是所谓的了,我们在学的影响我们的儒释道三家成鼎足之势,道家讲无为,释讲放下,而儒则是历代帝王所尊奉的无冕之王。

 细品学问有四个层面:生存之学,生活之学,生命之学,生死之学。对应修心,也有四个层面:修个人之心,修关系/组织之心,修民族/国家之心,修天地/道之心。

  我们一切从修个人之心开始。修心有一个共同的法门,两个字:空静。

    儒家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那虑,虑而后能得。道家说: 致虚极、守静笃。你要虚和静,这个往往容易做到,但是虚到极点,静到极点,这就很难做到。佛家说:戒—定—慧。成佛六度中为,禅定或者说静虑。

 佛家的戒—定—慧。定就是道家说的虚极和静笃,“戒”偏于行为层面,“定”就是心理层面,心灵层面。禅宗里面有四禅定,定了之后就能开智慧。这也是《大学》中说的“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易经小结为“洗心~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怎么洗心?当然首先要空静。观象洗心,怎么观象。“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静下心来、抵达觉性,那么你就可以在大空性中,抵达真我,就是“致良知”,心即理。你的时空点无限,进入和宇宙灵性、外在场域合一的心理状态。到此境界,没有什么难为的了。当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的时候,还有什么是难是阻挡呢?

求生存,为生活,看生命,悟生死,哪个层面?均为心之主宰!

相关文章

  • 读《传习录》第十三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三天。 先生回复冬温夏清之格物、致知。冬温夏清为“物”;对于冬...

  • 读《传习录》第九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三天。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

  • 《传习录》第三天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在心静时,觉得自己想法还好,但...

  • 传习录第三天

    自始皇焚书坑儒开始,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只是所谓的了,我们在学的影响我们的儒释道三家成鼎足之势,道家讲无为,释...

  • 传习录   第三天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 心,杂以...

  • 2017-07-23

    《传习录》第三天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为善去恶就是格物,也就是说要做到“仁义礼智信”。...

  • 读《传习录》第二十八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黄省曾录第三天。 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 读《传习录》第六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陆澄录第三天。 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

  • 读《传习录》第三天

    陆澄,字原静,浙江吴兴人。官至刑部主事,是阳明先生的学生。陆澄就主一、立志等方面的问题请教先生,先生谈笑、故事中指...

  • 读《传习录》第三天

    和儿子去做眼睛理疗,理疗店的老板看我在看《传习录》,说:你怎么那么想不开,看古文难为自己?不知如何回答。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第三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wp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