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回忆她的父亲时,总是免不了感慨:“我怎么会有那样一个父亲?”
父亲回想他的父亲,老是带着记忆的甜:“我上高中时,老头每天晚上都给我做蛋炒饭。你们看着他好凶,但他对我好得很呢。”
现在我的父亲年近六十,一见我就笑,就像不断长大地“爱”,让我感觉自己好幸福:“爸爸,我真的感激您在我出生时,没有放弃我;在我生病时,您比我谁都疼我;现在请您好好保重自己,余生让我来回报您。”
梁晓声先生的《父亲》,混合了太多人性的因素和历史的遗憾,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父母的父亲,和我自己的父亲。同样都是父亲,但他们展现出来的“父爱”总令人柔肠百结,幡然醒悟。
梁晓声先生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用书中的话来讲:全家七口人高效率的消化系统,仅靠吮咂一个三级抹灰工的汗水。用母亲的话说,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
这个肯被人“吃”的父亲,身上有牛性,虎威,猫顺,还有不可逆的愚昧和自我改造感……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写尽人生百态, “啃骨头”一样地细节描写,给人很强的带入感:母亲如何对待孩子们,两次转折性的雨夜,与父亲的几次接触与冲突,凸显了一位虽贫穷但吃苦耐劳,虽没文化但有人情味儿,为家庭为儿女,一辈子尽心尽力的父亲形象。
父亲老牛一样不停地耕作,为了存钱,总是三年一回家,把自己活生生地卖给了建筑工地。这样的苦“很牛”,他从来都不逃避,哼哧哼哧的耕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甘情愿地让儿女在上面收获成长。
限于时代和文化,他对知识分子的偏执,给大哥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也许成就了老二。他给老二的200多块学费,足以证明这个父亲还是殷切的盼望子女成龙成凤的。那是他积积攒攒好几年的血汗钱呀,他能够拿出来给老二读书,真的是人间清醒。
父亲不善于表达,他总是拿实力来说话,即使被人误会,他也像牛一样行着自己的本分。老二要他多拿一些钱来补偿老三,他没有说明原因,只是拒绝。老二说母亲告诉他,父亲存了一两千块,不可能没钱……没想到那些母亲为了鼓励他好好读书,说的假话。
真是天下可怜父母心。如果他们懂得心对心地交流,爱对爱地共情,日子会不会好过一些?但人生总是充满未知性,总要在牛一样的父亲里面掺一些虎威,才能显出父权的威严。
父亲每次写信回家,总是让母亲节省点花钱。但是家里那么多人口,不可能天天喝空气,再怎么节省,父亲攒的那些钱也不够花,所以他每次回家都会训斥母亲和孩子。其实,这里头也有父亲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他的脾气暴躁,但温顺的母亲如水,总能随行随器,和他把日子过下去。哪怕他有“虎威”,也只不过是在嘴上过过瘾。猛虎内心的种种,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死磕。磕着磕着,老虎也会变成温顺的猫,尤其是在父亲年老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
也许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许是人老了,一切都看淡了,就变圆融了。父亲在儿子单位打响的知名度,是他“为人民服务”奠定的名声和重生。作为儿子,父亲身上的种种神,魔,道,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那个女孩的来访与指责,让作者清醒的认知到了“父亲”的伟大:她没有权力瞧不起他们!没有权力轻蔑他们!因为正是他们,这在历史进程中享受不到文化教育而在创造着文明的千千万万,如同水层岩一样,一层一层地积压着、凝固着,坚实地奠定了我们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要记得,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人拥有你的优越条件。
我们只是站在了父亲的肩膀上看到了比他们更广阔的世界,到头来却在埋怨父亲的愚昧和无知。这不仅仅是时代的缩影,也是现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存在的问题。
表妹是化学博士毕业,现在拿着50万的年薪,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她与自己的父亲交流时,偶尔会出现一些障碍,有一次生气,直嚷:“我不和你说了,你啥都不懂。”
她的母亲就训斥她:“你有今天,是不是你爸爸一口井一口井钻出来的?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此话一出,表妹的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就像化学反应一样明显。她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再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曾说过:知识分子要成为社会的良心,我们之所以有文化有素养,和看起来不如我们的人比起来,并不是有高于他们的智商或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们足够幸运。
儿不嫌母丑,子不嫌父穷。无论是哪一个时代,都能够映射出亲子之间的痛与爱。老一辈人的种种在我们这代人看来是代沟的事物,不是他们的错,是那个不能为他们付出,而只是从他们身上索取的时代的错。
父亲做牛做马,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自己的儿女能够超越自己,实现阶层跃迁,做人上人啊。梁晓声先生写出了时代的局限性和良心,让很多爬在父亲头上的子女,乖乖地溜下来给父亲敬礼。
最后,愿每一个“混合型”的父在历经沧桑之后,能够笑着接纳一切,把一生的荣辱和智慧变成财富,种进子女的心田,让他们超越自己,培养出更多优良的下一代儿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