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作者: 为得寸光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16:00 被阅读0次

    农村和城市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两大基础。在工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等等因素影响下,我不得不承认,农村生活似乎在不断地离我们远去。而在遗忘之前,我想要更多地了解并理解它,于是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书中收录了包括《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等在内的十四篇论文,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展开一幅中国乡土风情画卷,使我对乡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乡土与中国的紧密关联有所了解。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在第一章就抛出了这样一个定义。他认为,“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不流动性和熟人社会。也许是因为儿时生活在农村亲身感受过真实的农村生活,对于先生列举的一些现象和说明,我深有同感。家乡以渔业生产为主,但印象中仍然有许多爷爷奶奶常年在田间耕作,毕竟人离不开粮食,农民们自产自足之外,再与他人进行商品交换,以获取其他生活物资。再者,“安土重迁”的思想始终占据着高位,直到我外婆那一代人,还依然存有“父母在,不远行”的想法,抗拒年轻人外出闯荡。而他们的交友往来甚至婚姻,都差不多是局限在本地或邻近的地方。长久如此,本地人之间都是彼此熟识,人口流动缓慢,这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是熟人之间的社会。

    可以说,“乡土性”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来描述的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词是“差序格局”。这本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他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长久以来,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亲属关系为主轴。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差序格局”是根植于中国乡土特色的。是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这个词听起来很高级,但其实它描述的现象是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就会明白的。这不只是在农村会出现,而是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们每个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人的身上。

    由此也引出了关于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人们对两性问题相较于西方就明显矜持和保留得多。它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因为它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总而言之,为了稳固,为了现下的太平不被打破,或是说人们本身在长久以来的思想灌输下,已经习惯了接受安排,并缺少打破传统的勇气。直到后来,在外来思潮的冲击下,这样的观念才慢慢改变。

    书中还探讨了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的问题。很显然,乡村社会依靠“礼”治而非“法”。人们的社会关系调节依赖“礼”,这或许就是与“差序格局”相互配合的,以此来加固社会的秩序。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依赖人情和道德的方式或许有失偏颇,但我们也注意到,即便是现代的“法治中国”,道德与法律还常常会发生冲突。这就像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我想,道德上的判决其实并不能完全舍弃,我们应当“以法为骨,以情为血”,这就是我从乡土社会的发展中得到的一点启示。

    总而言之,《乡土中国》通过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层次结构,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我展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各种特性。在阅读过程中,我在许多文字里感到了一种共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确实目睹了这个现象,或是被某些思想长久影响着。中国的发展中乡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使我们的祖先从远古走来,又将被我们带向远方。

    我们华夏子孙,无论离开多久,都会因为血液中流传下来的精神或思想,在某一时刻深深感受到乡土的力量。那是根深蒂固的。乡土社会的结构或许并不能永远适应社会,但不可否认,无论是在如今还是在未来的社会结构中,我们都将看到乡土社会的缩影,因为那是我们来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ym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