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总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竞争意识,只要不过于侵犯自己的利益,他人开心,便可以将机会让给别人。但今天发现自己不是不想竞争,而是取决于竞争的目标(动机)。比如最近发现了一个特别想做的研究方向,但资料还没有收集完备,便暂未给导师发邮件(其实快了,就明早打算发)。但没想到导师近期也在钻研这个方向(跟了这么多年,奇怪的默契),有些惊喜,万没想到在会议上有其他组员提出近期的选题困惑,便得到了导师的邀请,十分难过。
本来打算就此放弃,另寻方向,但确实感兴趣,便写了一封邮件向导师说明缘由,争取方向(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2.在这中间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导师的敬畏极大削减了自己与导师(包括一些前辈)的深度交流(也与之前成长时的创伤经历有关)。导师是很有想法也富有文采,但我们平日的合作仅停留在合作之上,并没有再向导师分享或询问其他一些事情,知识上的交流也很少。倒不如说,自己给导师贴上了一个很大的标签(给自己背了无谓的包袱)。
不过意识到这一点后,反而是好的,以后便可以跟导师多交流,快乐。
争取到课题后如何回复和协调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