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人类的过去,由于知识的系统化不够,稍有学识的父母亲便可以充当孩子的老师。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都已开通的今天,让父母亲仍然充当孩子的一位无所不能的老师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像帕斯卡,穆勒那样只受家庭教育即可成功的可能越来越小,那种幻想只凭自己的双手便能建立孩子人生大厦的想法也似乎越来越显得天真。
由于学校在孩子知识教育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父母亲不仅要懂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而且还要懂得如何与学校教育进行教育上的协调。
如何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2
在对待学校这个问题上,我们父母常表现出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把孩子全权委托给学校,父母几乎不再承担什么教育责任,孩子的好坏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父母们的做法。另一种极端就是认为学校无用,因此不加重视。目前社会上由这种观念的人也不少,中外都有这样一些案例。
对学校教育的轻视,认为无用的态度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自身对学校教育没有好感,甚至自身就是学校教育的打击对象。如:丘吉尔是一个对学校没有好感的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学校教育的重视,更谈不上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了,他对学校教育不以为然的态度影响了他的儿子与三个女儿都不成器。
爱迪生也是如此,他被母亲从学校领回家后,当过老师的母亲就在家里承担起了教育他的任务。因此他对学校成见很大,他对孩子的读书态度是:“如果一个男子抱有雄心壮志,他不需要进大学”。他同前妻所生的三个孩子由于无人管教,结果一事无成,甚至连自食其力都无法做到,相反,他和后妻所生的三个孩子由于后妻的教育严厉,都被送进了大学,其中一个孩子还成为该州的州长。对于这一类家长来说,他们的错误尽管看上去表现在对学校教育的轻视上,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对教育的轻视,是他们忘了自己虽然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但是却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一事实,正是因为得到了这么好的家庭教育,爱迪生才有了后来的成功!爱迪生尽可以对学校有偏见,但绝不应该对教育有偏见。他显然是将学校教育同教育混为一谈了。当他有孩子时,他的思想仍集中于他的发明,因而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在培养自己时所花费的心血,相反却误以为自己的孩子不要受教育就可以成才!
对学校教育不加重视的另一种类型就是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并由这种重视而对学校教育产生不信任,在这种不信任的心态里又同学校产生对立情绪,从而指责学校教育。这些父母的立足点是对的,那就是教育的主动权不是在学校,而是在家庭,但他们没有认清楚主职与助手之间的区别,学校应该是教育的助手,孩子教育主职应该是在家庭。
如何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3
忽视家庭教育而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当然不对,但忽视学校教育而企图以家庭教育代替学校教育同样不对,这种做法,最后也会窒息孩子的成长。
那些不仅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是受了良好学校教育的人,他们在对待自己孩子教育问题上表现得就大不一样,因为他们深深的体会到这两种教育中缺少任何一种教育他们都难以取得今天的重大成就。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波尔家族,他们的家族不仅已经几代兴旺,出现了两代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新一代已崭露头角。
因此,对更多的父母亲来说,当自己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早期智力教育之后,就需要将孩子送进学校了,这并不意味着读母亲家庭教育任务的结束,相反却是一个新的知识教育时期的开始,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期,父母亲虽然不要亲自授课、讲解,但是却要为尚不懂事理的孩子进行指导与协调!
4
在这一系列的协调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也就是刀刃与斧背的协调。对于斧头来说,不仅要有利刃,更要有厚背。只有厚背才可以磨出更好的利刃。人才的竞争,最后也是归根于综合能力的竞争。比如杨振宁在初中时期的一个暑假里,父亲不去教他学微积分,却请老师教她他读《孟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没有让他留在身边,而是鼓励他去农村去上“劳动大学”等等,这无不说明了“功夫在诗外”的重要,一个人的能力和素养,在于他文化的积累积淀。而不是把家变成另一所学校,去照搬学校的一套,让孩子失去了课堂学习的新鲜感,由此滋长学习的依赖性,这何来学习幸福和愉快呢。
父母亲的家校调节作用便首先表现在调节老师同孩子的关系上,只有师生双方的关系融洽起来,才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是调节各科知识间的关系。孩子在校学习是多科并进的,由于对各学科的兴趣不同,常常出现偏科废科现象,这种学习上的不全面发展,单靠老师是难以解决的,这时就需要父母亲在家庭自学时间上给予调解,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
最后父母亲还必须调节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上学,要么同知识产生矛盾,要么同同学产生矛盾。知识上有老师引导,而在同学关系上则要靠母亲的关心了。中小学时代最容易受这种同学间的影响。由于大多数母亲把眼光仅仅盯在分数上,常常忽略了孩子的交友,而一般孩子交上坏友后又千方百计瞒着家里,等到不可收拾是母亲,才发现晚了。
这正可谓: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