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试解
老人有事的帮忙做,有吃喝的时候先给老人吃,这并不能算作孝顺,正如上一章所讲,“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我们对待宠物也是能做到有所养的,所以要有所区别。
“色难”的色表示脸色的意思,是说我们对待父母时脸色保持和颜悦色不拉着脸是一件困难的事。例如我们在教父母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虽然教了,但是我们的态度如何呢?我们有没有一脸不耐烦的说“都教了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不是说了么!要先按这个再按这个!”。
之前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位母亲问儿子天上的那个是什么,儿子说是无人机!过了一会儿母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是无人机!!过了一会儿母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是无人机!!!儿子的态度越来越不耐烦。然后母亲说小时候你问我那是什么,我说那是蜻蜓,说了八遍。
PS:为政篇第五、六、七、八连续四章问什么是孝顺,孔子对于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充分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理解并加以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