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人所理解的《论语》已经严重背离孔圣人的本意了。
举个例子吧,《论语》里被曲解得最厉害的一句话: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连近代几个大学者如钱穆,李泽厚,杨伯峻都解释错了。他们的解释的大意都是:孔子说,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孔老圣人因为这句话被诟病了几千年,一向主张“仁”的孔老圣人竟然教导统治者们采取愚民政策,对老百姓能骗就骗,这显然与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不相符的。
那么这种曲解是怎么来的呢?
一来是古代典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造成同一句话,只要断句不一样,意思便就不一样,这便有了曲解的空间。
二来是《论语》被后世别有用心的文人拿来瞎解释,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其中就有恬不知耻的董仲舒之流,为了取得汉武帝的欢心,将《论语》瞎解释一通,以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孔子要是知道后世封建君主们把自己的学问拿来愚民,怕是要气得坟里跳出来。
上面孔子的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该是: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里的“可”是“适合”的意思,“由”是“蹈行,践履”的意思,“使”是“放任”的意思,“知”是“用智慧去创造,创新”。
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孔子说,民众当下适合的,放任民众去蹈行,践履;民众当下不适合的,放任民众去创造,创新。
孔老圣人相信民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民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所以才说了上面这句话,而不是董仲舒等解释的“愚民政策”。
还有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家的意思是君臣,父子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被董仲舒之流解释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三纲五常”。
孔子述而不作,他的学说经过经学家们的解释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历代文人们为了抱帝王们的大腿,为了五斗米而将《论语》解释成了帝王们喜欢的东西,为之一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