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釆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2019年8月21日,我陪90岁的父亲收听日本日野原重明先生写的《活好》,这本书浓缩了原重明先生105年的人生感悟,他讲述生命、爱、死亡、孤独、疾病、朋友、亲人------令人感动,也给予人智慧。父亲聆听着,很专注。听完,我起身告别,对老爸说:“老爸,像原重明先生学习,向100岁前进!”老爸认真地点点头:“嗯,我会加油。你忙去吧,我也要出门散步去。”说着,他拄着拐杖出去了。没有想到,那竟是我们的最后一面。22日,父亲突发心梗,来不及说一声再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身体一向很好,他积极乐观地生活着,一直想创造生命的辉煌,可以向百岁奋斗。他的一生多磨难,却没有更多的遗憾,因为父亲活得积极而有尊严。
生命常常这样令人措手不及,2020年的春节,我们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新冠肺炎的侵袭。疫情的突然爆发,瞬间打乱了我们原有的节奏,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蜂拥而至,让人们一下子措手不及,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突然的变故、特殊的假期、学习方式的变化、与家长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矛盾也凸显出来,孩子们普遍焦虑、烦躁,对网络过分依赖,有的甚至出现了极端的自我伤害事件。
我不禁在想,生命教育真的刻不容缓!我们做老师的、做家长的,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珍爱生命,顺利度过这个特殊阶段呢?时值初夏,尽管新冠疫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身边的花已经次第开放,青翠欲滴的小草散发着特有的清香,浓荫如盖的树木在风里摇曳生姿,满眼所及,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切,都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一个词: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遵守教育的规律,应该是我们当下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落叶可以重获新生,在它们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旺盛后,会走向归根的季节,然后在冬的泥泞中,结成了坚硬的壳,守护着曾经有过的美丽,以等待明年的绿意从容。但人生的四季虽是在希望与失望中穿梭,却不能像落叶那样等待绿意重现,人的生命是不能周而复始的。而生命的不可复制,让我们更加热爱与珍惜。
在我们的身边,有积极燃烧着旺盛的生命之火的人,无论经历了什么,他们始终如一的坚韧与顽强,比如抗疫期间逆行的各种英雄、白衣天使;比如在我们经历灾难时,各种勇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对于这些人,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为什么他们的生命会呈现一种昂扬的姿态?为什么他们用心呵护的岁月静好中,还有孩子们对生命漠视与浪费呢?
究其原因,我觉得,是我们缺乏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对孩子们生命的爱与尊重。
在我们的生活中,花草、树木、昆虫、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都以自己不同的姿态,呈现着各自独特的生命之美,这样,才有了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样,在我们身边,青少年是更加珍贵的一个个生命的个体,他们应该是个性迥异、千差万别的,他们应该有不同的追求与命运,有各自生命的价值,各自发展的方向。可是我们的一些家长,还有一部分老师总是希望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都是像玫瑰花一样娇美,像牡丹花一样高贵,像参天大树一样挺拔。但这种想法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吗?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吗?因为不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因而家长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也引发了许多家庭矛盾。
冷静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生命的成长,它需要五个要件,即梦想,环境,爱,自由,以及时间。

第一:梦想
每一个生命,要想绽放出独特的美丽,需要有一颗非常优质的种子,那么这个种子是什么呢?它可以是我们的一个念头,可以是某一种品质,或者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心头的一个梦想。一个孩子成长中如果没有梦想,这是非常可怕的。而我们很多的时候,重在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他的兴趣、他的特长,他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内心有什么样的追求。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是否给孩子培植过一个梦想呢?
梦想的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在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我们的中国梦,他真是一个智慧超卓的人,一个民族有了梦想,并为此艰苦卓绝地努力奋斗,她就会像一头睡醒的狮子一样屹立于世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一个人、一个孩子更是如此。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加可怕,因为他预示着我们没有未来,没有希望。那么在没有希望与未来的世间行走,那就像一个行尸走肉。所以智慧的家长需要给的孩子培植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就是一颗美丽的种子。当我们在心中给他种下这样一粒种子的时候,他生命内在的、沉睡的力量可能就会被我们唤醒。教育的力量就是唤醒与成全。当我们真正唤醒孩子生命中沉睡的天使,挖掘他生命本身所具备的宝藏,然后尽可能去成全他、帮助他,家长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一个人有了梦想,他可能浑身都会散发出无穷的力量。凡是成功的人,他心中都会有一个坚定的、执着的梦想。现在城市中大多数家庭的孩子,生活无忧,甚至很富裕,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不那么强烈,他们经常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努力没有方向、学习没动力,都是因为心里没有梦想。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有一句话: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农民播种了杏仁儿,那么土地里就会长出杏果;我们给他种上玫瑰花的种子,它就会长出玫瑰花。当然这只是比喻,有的植物生长发育则需要更复杂的培养方式,但原理则是相通的。那么我们给孩子的心灵培植下美好的种子,他就具备了成为一个美好的生命的基础。

第二:环境
当孩子有了梦想、有了追求之后,我们要给这颗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这个肥沃的土壤是什么?就是家庭、父母要给孩子营造的良好的育人环境。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一种做法: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成功的时候,总会指责自己家的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你看人家多优秀。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深深地反思,在比较孩子的同时,有没有和那些成功孩子的父母比比?
做父母的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各种关系: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陌生人之间等等,当我们和各个方面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的时候,我们发现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在家庭关系当中,很多父母把和孩子的关系,当成第一重要的关系,这实际走入了教育的误区。家庭当中第一重要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相亲相爱,互敬互爱,他们都在孩子的面前树立彼此的美好的形象,那才能够给孩子营造一个美丽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爱的环境中滋养出来的生命的种子,它是琦丽无比的。但是我们有一些家长陷入了“把孩子当作第一”的这样一个误区,而忽略了夫妻之间的关系,甚至有时候为了孩子,夫妻之间还会互相指责,产生比较大的冲突。而这一切都会影响孩子生命的成长。
所以,要给孩子营造一个非常良好、健康的环境,父亲母亲要各自承担其用心、用爱经营家庭的责任。这样,我们就给孩子创造了爱的氛围。那么除了夫妻之间互敬互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还要关注我们和长辈父母之间的关系。一个有孝道的家庭,一个能够从祖宗父母那里传承美德的家庭,是给我们家庭加注营养的另外一个渠道。
其次,就是父母双方,努力做一个积极、阳光、乐观、不断上进、不断自我成长的父母,就会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果我们的父母是懈怠的、对生活是充满抱怨的,然后自己的工作、人和事都是消极的,那么孩子所处的环境,可能就会变成盐碱地。
当然,环境不仅是我们的家庭,还有我们的学校,因此,在孩子面前能够树立学校和教师的正面的、积极的、美好的形象,让孩子内心充满了对学校的向往,对教师的爱与尊重,那么他到学校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心怀喜悦。当然我们身边也许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碰到这种现象,我们该怎么办呢?同样不抱怨,不指责,我们只要从好的方面、积极的方面引导孩子,那么孩子每次去学校的时候他心怀感恩,他就会用恭敬之心去对待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学习,他的心门就会打开,他就会欣然地接纳老师所传递的知识与能量。否则,可能因为我们家长对学校的指责、对老师的指责,孩子都看不起自己的学校,看不起自己的老师,他怎么可能用心去接受老师和学校所传达的知识与信念呢?

第三个环境就是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是特别渴望和他的伙伴儿、同学融为一体的。孩子们小时候最恐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怕某一个孩子王,把自己和别的孩子孤立了。那种失落、那种恐惧,可能会像一个非常大的阴影笼罩着孩子的整个童年。而当一个孩子倍受周围的环境所抛弃的时候,他内心的不安定的因素,会给他的生命留下很大的伤痛。因此,让孩子和周围的小伙伴儿有一个和谐的美好的关系,能够经常去帮助别人,能够经常把微笑和欢喜带给别人,能够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替别人考虑,能够友善的去帮助别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很会吸引人的一个巨大的一个磁场。就会把周围的很多的小伙伴聚集在自己身边,在他生命的土壤里就会增加更多美好的成分。让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要在我们的家庭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而现在,很多孩子迷失在网络世界里,很少有和小伙伴玩耍交流的时间,家长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孩子们活动的空间,适当的家庭聚会、运动项目,都可以给孩子提供交流的平台。
除此之外,环境的概念还有许许多多,包括我们阅读的文章、阅读的书本。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家长精神生命的丰盈,是给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的因素。家长如果热爱阅读,就会把根深深的扎在人文素养的土壤里,不断汲取其精华,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能流长。这样的家长才会在日后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自己精神的气象与格局,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胸襟与境界。我们给孩子提供适合他阅读的各种各样的经典书籍,就等于是让孩子和许多伟大的、非凡的生命在对话,与古今中外各种圣贤的生命对话。会让孩子从他们身上汲取多么丰厚的养分。因此,凭借大家的智慧,还可以无穷的想象,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的环境,还有许许多多。

第三,爱
种子发芽的一个必备要素,就是阳光。什么是阳光呢?就是我们的爱。太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滋润万物。只要是生命,它就给予能量。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时候,真的需要从自然界中去感受宇宙万物给予我们的智慧。在孩子生命之初,当他呀呀学语,当他蹒跚走步,当他每一个变化与成长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对他生命的赞赏和喜爱,一定是溢于言表的------那个时候,他的生命是如此的完美,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就是我们眼里最美的天使!但是随着孩子开始上学,随着他和别的同龄人共同学习和成长,就会发现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变了,我们说话的语气变了,我们对待他的态度变了,为什么?是因为在与别的孩子的比较中,我们开始不满,开始挑剔,开始指责,因为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是原来我们满心渴盼的那样一个美好的生命了,他成了完成我们自己梦想的一个工具,成了我们和朋友们炫耀的一个工具,成了我们的面子的一个工具。因此,当我们的孩子表现出来比同龄人、比我们朋友家的孩子不足的时候、弱小的时候,我们就会焦虑着急,我们就会对自己带来的这个生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抱怨和指责。因此,我们要向大自然学习,无论他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能毫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去关爱他,这才是阳光真正的内涵所在。
阳光的滋养是我们生命成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实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赞美、肯定、鼓励、认可等,都是阳光的成分,如何使用阳光,就需要见仁见智。爱的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能够在孩子美好的时候,我们去欣赏鼓励赞美他;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能包容与关爱。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他的平凡、普通,是做父母的必修课。
中国的“霍金”钱敏丹,这是一个折断了翅膀的天使,她在十几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渐冻症。她无法再去上学,一直到现在,在病床上躺了三十多年,却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她写了一本书,《活下去的一百个理由》,让我们见证了她生命的奇迹。这样的一个生命,在父母爱的滋养下,创造了神话。如果每位家长也能有这样一颗仁慈之心,每个孩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每一个生命,它都是一个自然赐予我们的极大的恩典。所以让我们的内心注满阳光,让我们看孩子的眼睛充满希望,让我们对孩子的话也多一些柔情。那么,这个生命就可能绽放得无比的灿烂美丽。
第四:自由
我们知道一句特别流行的话语,“当你越想抓住什么,好像越抓不住什么。它就像手里的沙子,我们抓得越紧,它流得越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苦于各种竞争,尤其是升学压力较大的时候,恨不得学生24小时都在学习,学生的任务就是做题、做题、不断的做题。他的时间就应该被做题所充斥,他不应该有压力,不应该有烦恼,不应该有时间去放松自己,所以他的玩游戏被当作放纵、他的出游会当作放纵、他的反抗会被当作叛逆等等。我们没有给孩子空间,我们就想要他拿一个让我们满意的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我们究竟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生命,为社会培养了一个怎样的人,却是很少有人去关注的。因而,目前学生呈现的各种心理、精神问题也与日俱增。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话语,“当你越想抓住什么,好像越抓不住什么。它就像手里的沙子,我们抓得越紧,它流得越多。”比如一些爱情,比如一些机遇,比如教育孩子,其实任何一个种子,破土、萌芽、成长、开花,结果,它都需要空间。
有一次有个学生跟我控诉他的母亲,我就把他的母亲请来了解情况。母亲先说,“为了这个孩子呀,我放弃了喜爱的工作,只想让我的孩子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为此,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烹饪非常美味的食物。我给孩子的时间进行了非常科学完善的安排与规划,可以说倾注了我的全部的心血。”然后她接着说,“我觉得没有比我再爱孩子的了。”可是孩子却说,“我恨我的妈妈!”他拿出了一张纸。这张纸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划。这个规划,从早晨七点到晚上十点,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的项目。孩子说,“我没有玩耍的时间,没有与朋友交流的时间。我的时间都给妈妈规划了。”当时这个孩子哭着说:“老师,能否请我的母亲给我一点自由的时间?”当母亲看到孩子泪流满面,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她一下子震惊了,她没有想到她的全身心付出换来了孩子的恨。
我们周围很多的家庭,从孩子一出生到现在,尤其是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给他报了各种各样的班儿,有的班儿很好,比方说锻炼他的艺术修养的,锻炼他的身体的,锻炼他的某项技能的,但是同样也要适可而止。家长有没有问孩子喜欢不喜欢?还是因为我们喜欢就让他去学?有没有体验到孩子在其中是痛苦,还是快乐?所以如何给孩子空间,希望大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
这是学生创作的一首小诗歌,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
《空间》:
阳光透过
浓密的绿叶
在地上留下
温暖而美好
那只伴我成长的狗
站在路边
晨曦洒落
它变成一团金黄
早安狗先生
我向它友好地打招呼
回报我的
是欢蹦乱跳的身影
窗外的叶儿绿了又黄
花儿开又谢
我欢蹦乱跳的身影
只定格在童年
身上的书包让我步履蹒跚
亲爱的狗先生
如果你愿意
我们能否把身份交换
在学生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他需要学习,也需要嬉戏玩耍,他需要走向大自然感悟生命的时间,他需要自由,去发会儿呆,看会儿云,和小蚂蚁对对话,到河里去趟趟水,用手去触摸一下小草,真正的让他有点时间去接触社会,了解世界,因为他们的未来是要走向社会的,不要把学生的时间全部捆绑在我们的习题上。
第五:时间
前些年曾涌现出这样一个理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各种超前、超强的教育应运而生,学生、教师、家长都是苦不堪言。仔细斟酌,大家会发现,人生本不是一段百米冲刺,它是一场马拉松。我们思考一下,那个起跑线它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来看一场马拉松,起跑线谁站在最前面,我们忘记了,前一百米、前一千米、前几公里,谁跑到前面似乎并不重要,最有耐力的、最有实力的,是在后面可以赢到最后、笑到最后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那么着急呢?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比较。我们关注一下孩子自然生命的成长的过程,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朴素的现象和真理——长个子,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好像都差不多,到了小学有的高有的低,到了初中也会有的高有的低,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到了高中,你就会发现有一些曾经很矮小的孩子突然之间,他窜得非常高,这就是每个孩子的骨骼生长期不同。同样的道理,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的生命发展特点也不一样,每个生命都有他不同的美。
相信了生命成长的特征,我们会对孩子充满信任,我们坚信他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那颗种子,他就是天底下最美丽的那个天使,我们的孩子必然就有一天会绽放出它生命独特的美丽。所以让我们的内心,保持一份安宁和平静。让我们满怀着爱去对待这一个生命,那么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回馈给我们奇迹!
让我们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