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你是世上的盐。盐若失去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我不喜欢奶奶,很小就这样。
听人说她早年吃过许多苦,后来似乎患了些疾病,然后又拖了很多年,她总认为活到现在全靠信仰,她大约是信耶稣,然后每周必须去教堂。她甚至对很多事都有要求,譬如:吃饭前要祷告,过年过节断然是不可以放鞭炮、烧香的,再者坏事绝对不能做,否则死后不能上天堂。
在乡下,为了希望孩子考上大学,除夕那晚,都有接香的习俗,大意是说每次香烧完了要点燃新的香接续下去,不能间断,这样来年才能鲤鱼跳龙门。
那时,母亲把菜做好,大家围着桌子坐了一圈。饭毕,父亲要放鞭炮、要烧香,奶奶都不能容忍,但她终究执拗不过,急得都要哭出来,慌乱中赶紧低下头祷告,她要请耶稣原谅家人的不懂事。
高考那年,家里境况很不好,为了缓解父母的压力,奶奶力排众议主动要求照顾我,但她做饭的水平很有限,咸淡总控制不好,她却总自信地对我说:“营养一定不会少的,吃饱快去学习吧!”她每次去超市,就守在面包旁,一旦有多余的可以试吃,她都如获至宝,用透明袋包了好几层带回家。夜晚我刻苦攻读,她就得意地拿出来,在我面前晃几晃,然后潇洒地走开。
有一次周末,天气很好,她穿的很整齐,并要求我带她去教堂。我骑着车,她坐在后面,开心像个孩子。在教堂里,她就虔诚的跪在那边祷告了很久,大家一起唱歌的时候,她嘱咐我认真学,这样回去可以再教她,只是她并不认识字,就只能跟着哼。后来的几天,她有空就看那张写满乐谱的纸,记不得发音了就问我,次数一多我就烦了,她赶紧安慰我,让我不要这样,多唱唱耶稣会保佑我学习好。
我看着她,心中有些酸涩。
奶奶还有个姐姐和弟弟,她大概是最老实的一个,也是受苦最多的一个。她不愿接受照顾,一生清贫却又努力为别人付出。她过去帮人看门,后来又做了清洁工。上次看到她是在大雨中,迎着狂风,她左右扭着身子吃力地骑着车,里头全是她从田里挑的野菜,她要赶去菜场抢个好位置多卖点钱。她要靠自己的力量,点亮生活的光。
即使大家都觉得咸,奶奶也要做那袋盐,这或许就是她的“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