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走亲访友得空闲把本应3月的读后感完成。在《婚姻治疗师2》里主要讲解了恋爱的心理根源(why的问题)和本质(what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how的问题)。
3月读《婚姻治疗师2》后感恋爱的根源: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恋爱观,女孩在童年时期通常以父亲为模拟的恋爱对象,男孩则以母亲为模拟恋爱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孩子所受的教育和伦理使他(她)从这种原始的恋爱状态分离出来,认识到亲人之间的恋爱是禁忌的,在心理上绝大多数人会接受这种人伦教育和传统观念,从而转化为对父母的尊重。不过,潜意识里儿子对母亲、女儿对父亲的情感会成为情感外延(恋爱)的参照系,他们会不自觉地将情感对象与父亲或母亲进行比对,若是在长相、个性、志趣等方面相同或相似之处较多,恋爱关系较容易成立。也就是说我们的家庭关系、童年经历最能影响我们的恋爱关系和婚姻的维系。
恋爱的本质:
恋爱活动看似是有关性、爱怜、呵护、赞赏、荣宠,实质上是恋爱中人借着恋爱的通道企图回到童年,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无论男女,进入恋爱的状态时都无法掩饰真实的内心,尽露孩子的本来面目,甚至想回归母亲的子宫,回到那个没有危险、没有意识、无比丰富的深处。
恋爱的问题的产生:
无论男女,在恋爱上的认知来自父母,且都有“缺什么补什么”的特性;同时,父母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建设性的又有压迫感,父母希望孩子的未来发展能够弥补其生命中无法实现的目标。在这种双重心理的驱动下,恋爱无法实现广泛意义上的自由、自主和自愿,恋爱者会随着恋爱情节的展开陷入各种自我难以把控的怪圈。童年的缺憾造就了婚姻的各种问题,比如受金钱压制长大大多对金钱没有抵抗力,甚至出现拜金,童年缺安全感长大就希望找个强壮的父亲类的对象。没有成长问题的孩子的缺口是“好奇心”。因此,人们妄图把孩子的童年塑造成“没有缺憾”只是一厢情愿。“没有缺憾”可能会造成“最大的遗憾”,“有缺憾”往往会导致“另外的缺憾”。生命和情感的常态是残缺的。大悲和大喜、小悲和小喜,都不过是情感生态中程度不同的表征。
情感的可怕之处在于自私,情感也是在行使个人意志,父母对子女的管控、情侣对对方的精神施压,归根结底仍然是自我欲望的满足。当我们能够管控自己的欲望,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时,情感的管理就会在交锋、妥协中逐渐趋向平衡。
了解了婚姻的本质和婚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能指导那些还未走进婚姻的围城的迷茫人儿去寻找称心的另一半呢?希望有点作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