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1343天,2022年3月22日

常说“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意即:遇到事情,情绪上的稳定,态度上的平和,是解决事情的基础。
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道理层面都明白,都知道要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但往往一遇到事情,尤其是事关自己的事儿,以及一些具有一些挑战的事儿,往往就稳不住,往往就会情绪至上,情绪上来后,有时会口无遮拦,有时会冲动行事,如此一来,简单的事情就会搞得更复杂,甚至更乱,乃至乱成一锅粥。
那么,怎么做到稳呢?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稳,需要底盘重。
具体怎么理解?
底盘,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内在修为。当把自身修为得比较好,接纳度就会比较高,胸襟就比较大,容量自然也会大,遇事则不会乱方寸,至少会相对稳定。
以家长教给孩子为例,孩子时不时会滋生一些事情来挑战我们的容忍度,如果家长的修为不够,就会表现的情绪化,而情绪化的方式来处理事情,通常是不太理智的。看到孩子惹事儿了,首先自己恼羞成怒,紧接着对孩子一顿批评指责,机关枪加大炮,噼里啪啦一顿之后,才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
以成年人的事业发展为例,底盘重即意味着你必须在专业知识上精进,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专业能力就会相对较强,当自身的专业能力足够强大,或许就能成为行业领域的精英。
再以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为例,同样也需要底盘重。咨询伦理、心理学基础知识等基本功是否打牢,是否具备倾听,好奇,尊重、共情等基本能力,对心理咨询师而言至关重要,这就是“道”,而如果一味的去追求“术”的层面,就是在忽略打底盘。
那么,对一个人的自我成长也是如此,我们是否经常在迭代自身的知识,是否不断地在修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纯净、更加善良?是否不断地在扩展自己的视野?这些都是属于自我成长中的底盘。
底盘不重,底盘不牢,就好比一个头重脚轻的大物件,随时都可能会倾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