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我们的孩子》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老是听些鲤鱼跃龙门,寒门出贵子的故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印象,觉得穷人的孩子了解生活艰辛所以更愿意好好读书,而富人的孩子娇生惯养,总是游手好闲。
后来长大了、才发现,这种印象真的是大错特错,真正的现实是:比你有钱的人,可能比你更努力。
尤其是在自己做了老师之后,这样的感觉更是强烈。因为绝大多数时候,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其学业水平和为人处事等综合能力,都比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要高很多。
我真的不是“嫌贫爱富”,而且说老实话,我和我的同事经常都是更操心家庭条件差的小孩。我常常开玩笑说:如果一个学生家里条件好,那么就算他成绩不好,你也不会特别担心,因为你知道他以后饿不死,家里有条件支持他,而且这种小孩一般见得多,所以情商比较高。反而是家里不怎么样,学习又差,还一天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才真的是担心,担心他以后出去拿什么养活自己呢?
这本书要回答的就是: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
其实答案本身很好理解,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深入地想过,或者是不愿意承认这个问题。
为什么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业、情商和综合能力上更优秀呢?
①父母能够为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金钱。
②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而不是为了生计在外奔波。
③父母的社会关系为孩子提供更多见多识广的机会。
④父母有更高的教育背景,能够以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比起学校和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性格和心态的塑造上,父母能做的比我们多得多。偏偏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养孩子只是给钱,让他吃饱穿暖有学上就可以,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穷人父母更是如此,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压力巨大。
作者写这本书其实是比较悲观的,因为美国现在的阶级已经趋于固化,正在逐渐告别教育改变命运的时代,因为很多名校不是你考得起就能上的,昂贵的学费对贫困的家庭来讲就是很大的负担。
我之前有一篇半途而废的文章叫作《高考,是这个社会对你最后的仁慈》,是想规劝我的学生好好学习,因为比起美国的同龄人,他们还能靠读书来实现阶级升级,已经非常幸运了。但话题过于沉重,当时没有写完,看看找个时间能不能写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