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古江河》读书笔记

《万古江河》读书笔记

作者: 徐漫叙 | 来源:发表于2024-05-13 13:46 被阅读0次

《万古江河》,是一本曾经被清华校长送给新生的书,也是一本被读书平台好评如潮的书。

这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从中国的中国到世界的中国,老先生在书中讲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书中内容乍看似曾相识,细读却感深遂。

一、在商周更替中感悟“容”之道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自古以来不乏实例。

然而弱小的周国,击败了强大的商王国,这在当时却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奇迹。

周国认为商人失国就是因为德行的败坏,是上天对这一行为的裁决。

其实,周国是赢在了“容”的心态。

《万古江河》中说,周人在扩张为强大族群的过程中,吸纳了不少不同的分子,而其文化渊源,也是多源的。

在与商人的文化水平无法比拟时期,周人祭祀,不仅使用商人的文字记载占卜,甚至还奉祀商人的祖神。

周人铸造铜器的工艺,更是深受商人影响。

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周人选择了“容”的态度。

接纳了来源及性质各异的族群成员及文化因素。

渐渐地,周人逐步强大起来。

明代名臣袁可立曾自勉:受益惟谦,有容乃大。

懂得谦虚吸纳学习别人之长,就会更受益,就会更强大。

二、在明帝治国中感悟“堵”之弊

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明朝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修建了明长城、实行了海禁制度、实行“八股文考试”制度……

从陆路到水路,再到思想上,看似全方位防范,却未能如意见效。

《万古江河》中说,明代的中国,囿于空洞的天朝大国框架,放下了元代曾接触的各种外来文化,变得封闭而保守起来。

一时之间,外来力量还不能撼动这一僵化体系,但终难避免崩解。

闭关锁国并不能长足发展。

开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就立下“皇明祖训”,严令子孙不得随意修改他订立的典章制度。

这也导致明代始终处于保守内敛状态,很难有大的改革。

废除宰相制度,皇权集中在皇帝手上,催生了宦官当政的混乱现象。

“八股文考试”制度,不利于知识的创新。

由此可见,凡事一味去“堵”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唯有顺应潮流,顺势而为,才能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在朝代更迭中感悟“德”之重

周人认为商亡国缘于失德有待商榷,然而历朝历代以“德”兴国的例子却有史为据。

贞观之治”就是最有力的史例。

唐太宗对内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厉行节约,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对外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贞观之治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也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纵观历朝历代,每一个以“德”治国的君主,背后都有繁荣昌盛的景象。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为首位。

只有修养好自身品性,才能治理好所在的区域,使天下太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中国的中国,到世界的中国,回顾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万古江河》讲述了治国之道,也是为人之道。

无论是波涛汹涌,还是平川缓流,愿我们都能从一时一地的片段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为人之道。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万古江河

    《万古江河》 作者: 许倬云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标题: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出版年: 2006-6页数:...

  • 《万古江河》读书笔记

    万古江河讲的是中国的大脉络。 中国分为七大块。 旧、新石器时代分界线是人能制造食物开始。 历史记忆是从夏商周开始,...

  • 《万古江河》读书笔记

    遇到这本书是一种缘分,源于公众号“笔记侠”里关于许倬云思考节选的短文,谈及现代人的困惑、可发展的观念,以及构建趋向...

  • 万古江河

    又是一部梳理中国历史的书籍,《万古江河》从夏、商、西周开始一直到明清近代梳理了一遍,这次是以地缘地貌以及文化的交融...

  • 万古江河

    今天听刚刚听了新讲的书籍万古江河,先说个听完的感觉“意犹未尽”。 这本书的实体书很厚,樊登老师用快进的方式把这本书...

  • 《万古江河》

    这是一本贯通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著作,所以,很多我们熟悉的细致的历史事件就不在这本书的讨论范围了。但是从一个大视野上了...

  • 《万古江河》

    读书感悟: 中国的中国 欧洲的板块细分,而中国的版图几乎没有散开,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原始文字是象形文字,地区方...

  • 万古江河

    人们爱说“以史为鉴”,可往往还是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历史本来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如果长点心思就能创造历史的话,那就没有...

  • 万古江河

    读书笔记:黄河 人类文明的发展起源大都与河流有关,因为水是万物生存不可缺的因素。 黄河九曲,带着万仞黄土,平铺了多...

  • 万古江河

    2022.07.26 星期二 上海 大太阳 很热/傍晚下大雨(34℃/40℃) 时光匆匆,岁月匆匆,就像大峡谷的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古江河》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ep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