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么痛的领悟—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多么痛的领悟—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作者: 湛青飞白的杂杂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20-12-19 22:41 被阅读0次

歪解诗词100/064

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开元十五年,二十六七岁的王昌龄开启了自己的边塞生活,因为唐玄宗时期将府兵制改成募兵制,大量年轻文士涌向边关,企图以军功赚取功名。王昌龄也不例外,他的大部分边塞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王昌龄成长在盛唐时期,正赶在唐朝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盛唐的自信盛唐的豪放盛唐的雄浑在他的边塞诗中都有提现。

《塞下曲》共有四首,这是第二首,也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这首诗应是王昌龄在经历了一段边塞生活之后写出来的。

这时他对边塞征战的热情已经逐渐降温了,对边塞生活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悟,对战争的看法也更加全面了。秋日里的某天,他骑着马走在边塞,停在一条洮水河边饮马,伸手触水,河水冰冷,河边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黄沙挂起来遮天蔽日,抬头望望日头并没有隐没,但这天暗沉沉的,只能隐隐看见远处的临洮城。这一带历来是战场之地,开元二年那场与吐蕃的大战也是发生在这里,当时吐蕃大败,人们多是称赞这场战争长了大唐的锐气,而大漠黄沙依旧漫漫,战死着的尸体白骨杂乱地弃置于蓬蒿间。

从这些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已经对战争的残酷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流露出反战的情绪,这也是一个正常文士来到边塞博取功名过程中正常的心理转变,边塞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接近仕途的途径,而变成了促使诗人思想感受更加深刻、生命体验更加现实的催化剂,可以说这里的每一首诗都可能是一种痛的领悟。

相关文章

  • 多么痛的领悟—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歪解诗词100/064 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塞下曲·其二》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了李白的六首《塞下曲》,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另外一位诗人王昌龄的《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作为唐代边...

  •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评析: 此...

  • 塞下曲(王昌龄)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

  • 塞下曲 王昌龄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

  • 塞下曲——王昌龄

    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 《晨读记》(34): 白骨乱蓬蒿

    文/霞客 今晨读了王昌龄的《塞下曲(其二)》,其中说“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因...

  • 每日片刻诗情画意之2022-08-31

    #日诵诗情,画意日趣# #日诵之20220831 塞下曲 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

  • 多么痛的领悟

    兜兜转转至来生, 寻寻觅觅终始明! 追名逐利精盘计, 晓风残月化为零。

  • 多么痛的领悟

    喜欢上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理由,但放弃一个人只需要一个理由。 一头绿油油的老王拎着一把砍刀只身赶往妻子与情夫私会的地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么痛的领悟—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fh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