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刻想过逃离现在的生活,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过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在那里,没有人认识你,一切对于你来说都是0,都是一夜回到解放前,都是重新开始?
我想过,也的确这样做过。
大约是对重新开始这个词有所误解,是以当我身处陌生环境中,竟还是与生活迎面而撞,甚至摔得头破血流,撞破南墙,也看到过南墙之外的世界。
“后悔吗?”
后悔吗?
我也问过自己,从开始到现在,我的答案都是从无后悔一说,那是一段特别的经历,一段我人生中自己与自己相处的简单时光。
可又能怎样呢,那段时光入梦,哪怕带着光的阴影,逃离出去的生活,最终还是要走回原点,除了由内而外的去改变。
爱豆玺子哥说过一句话:首先你得在你的舒适圈之外,在你的能承受的专业能力的边界,你得做你觉得很难的事情,才能不断地扩大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舒适圈,让那些曾经想要逃离的变成自己人生的一段经历才不再害怕和想要躲开。
朋友在深夜发来问候:我感觉我再也逃不开这个世界对我的束缚,逃不开父母对我婚姻的执着,逃不开我自己内心逐渐砌起的一道道城墙,我感觉自己一无所有。我不想再去探索这个世界了,我打算放弃了。
深夜本就敏感,看到这段话的时候,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劝慰。
好像在这段话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执拗于往前奔跑却摔得浑身是伤的自己。
临近青中年之际,似乎工作的稳定、生活的波兰无痕,并没有沉淀出什么,倒是拿走了少年时的无畏,连去改变都变得懒惰起来。
是谁曾说过,上天要你改变的时候,总会无情的赠于你一些苦厄,除了接受,我们别无选择。
换句话说,舒适圈里待久了,当外界触不及防的发生变化时,我们总会显得措手不及,只有一点一点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去改变现状,打破僵局,才能跳出来。
我并不想劝慰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但,朋友,你的舒适圈已经承载不起你的欲望和野心,你需要扩大内存才能存放下更多的舒适圈。
无论是小到整理整理房间、打扫打扫卫生,还是大到创立一个公司,研究一个机器人,去努力的尝试吧。
主动扩大舒适圈,总比被生活磨练出来要更加自在和心安,至少没有辜负这一场生活和这一段岁月。
我对舒适圈的理解和改变来源于爱豆的歌《舒适圈》,是去扩大、去填满自己的舒适圈,让无限可能变成可能。
可当我初识舒适圈三字时,第一想法是逃离,只有离开才能获得新生,才能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啊,生活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去离开。
而不断的扩大舒适圈,是一种接受,接受不完美的你,接受你自己赋予自己的一切,接受外界赋予你的或是带给你的安逸,再一步一步去调整、去改变、去变成小时候心中的英雄。
舒适圈就像开发手游,只有不断地收集各式各样的手机做调试,才能知道哪里有bug,哪里还需要改进,哪一串代码需要完善。
只有不断的调试,才能如期上市,也只有一次次从玩家手里收集问题和建议,才能优化后台,实现利益最大化。
谁不曾遇到过舒适圈,谁不曾遇到过大boss,我未曾见过哪怕是游戏排行榜上第一的玩家是一步登天练到满级通关的。
就算是第一的玩家,如果不精进自己的游戏技能也是很快就会被后来者居上的。
朋友圈里有一位游戏大咖,市面上流行的那些端游、手游几乎都玩儿过,甚至有一段时间玩儿成了某家游戏公司的内测人员,公司有什么上新的游戏,他那里第一时间会得到通知和测试。
就是他这种级别的,也曾因为有过一段舒适圈,傲娇放纵,目中无人,被别人赶超后,内心暗暗不爽,也是不断的一个号,两个号开通一起,或者上网帮别人代打,提升技能,再重回巅峰。
若是一个游戏厌倦了,会接着寻找下一个可代替性的游戏,从头开始。
所谓舒适圈,不过是我们一早就给自己留好的退路,却又没能把控住环境的变化,让自己的生活失控。
就像是天秤的两端,失去了平衡,舒适圈就成了我们的阻碍,只有不断的往里加减砝码,才能重新获得一种稳定。
就像那句歌词写的:“去追去闯,去乘风破浪,就算鞋很脏,也笑的像国王”“少年只属于远方,往前吧,大闹一场”。
不问结果,只顾风雨兼程!
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