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
这首由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于1937年的《长城谣》,是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经典老歌。虽然原唱是周小燕,但还有一位女星曾将其唱红过。
这位女星,便是曾在银幕上塑造了多个悲剧角色,被称为“悲歌之后”的路明。
路明不是她的本名,她原姓徐,小名薇官(也写为薇琯),姐姐徐琴芳是著名的“荒江女侠”,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上海滩的女影星。
“路明”这个艺名,是身为导演的姐夫陈铿然为她起的。
路明与陈铿然
1936年,陈铿然拍摄《广陵潮》时,片中一名女演员突然生病,但是拍摄进程又不能耽误,陈铿然便想到了刚17岁的小姨子,让她来救场演这个角色,并在演员表中将她的名字改成“路明”。
那时两个人都只是为救场,可能也没想到就这样一部戏,而且还是个配角,就让观众注意到了路明。
电影公司从观众反馈那里得到消息后,立即跟路明签了3年的合同,“救场”变成了入行,路明成了正式演员。
因为曾经拜著名音乐家张昊为师,路明唱歌、演奏都有不俗的水准,她在片中也经常承担演唱主题曲的任务。在成名作《弹性女儿》中,她就演唱了同名主题曲。在因日军侵华战争爆发而被迫停拍的《红嘴唇》中,她唱的那首《长城谣》也引发了热烈反响。
前者是讲述舞女悲戚生活的“悲歌”,后者是悲愤交加的“壮歌”,而路明的演绎全都十分到位。悲歌令人落泪,壮歌激起国民的抗日怒火。
路明成名了,但她的生活方式依旧如从前一样,不曾被娱乐圈的灯红酒绿所蛊惑,也不因盛名的光环而飘然。
演戏之外,她不化妆不穿奇装异服。比路明小7岁,与她关系很好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剪辑师蓝为洁后来撰文说,路明曾说“我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带过什么黄金呀、珠宝呀,我觉得最珍贵的东西是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
感情,是路明一生的追求和坚持。
蓝为洁记述她的那篇文,就叫做“真爱其难”。
孙孟英在自己的书中将路明比作“一弯清泉”,说她“安静清澈”。
但是在某些媒体的八卦报道中,路明是在“待价而沽”,说她要找一个巨富做对象,说“要跟路明谈恋爱,起码要有跑马厅般的地皮。”
路明听说后大笑“我又不是骑师,我要跑马厅干什么?!”
而据后来的报道透露,其实路明那时有一位恋人,但是因为投身抗日战争而无法相聚。在不能相见的时候,路明还经常给他汇钱或者买药品寄过去。
但因为战争期间的阴错阳差,两个人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恋人以为路明已经成了家,再相见时却发现她还在等着他。
但那时,他已经是别人之夫。
在朋友的介绍下,路明与作家陈西禾相识,之后结成夫妻。两个人成婚的年份不太确定,大约算来,从成婚到1984年陈西禾去世,两个人相伴了近40年吧。
陈西禾曾经担任《家》、《姐姐妹妹站起来》的编剧,还著有《电影的画面与声音》以及话剧《沉渊》等。
两个人婚后育有一个女儿,取名陈晓禾,长大后在国外求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丈夫去世,女儿在国外,路明独自生活多年,依旧是喜欢读书、看报、听音乐,生活得从容淡然。
她年岁越来越大后,女儿不放心从国外返回照顾她。
2001年3月6日,82岁的路明睡梦中心脏病发而去世。身后事遵循她生前的遗嘱,没有讣告、没有追悼会,丧礼从简,依旧是那样低调、淡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