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本书的英文名《Queen Stain》,我给Stain的翻译是“有瑕”,就是小瑕疵小缺陷。“瑕”常见的组词有“瑕瑜互见”、“白璧有瑕”等等。
我觉得有瑕是一个中性词,甚至有点无可奈何的褒义。因为“有瑕”毕竟承认了主语的存在(而不是否定了主语的存在),甚至承认了主语之中有一部分“瑜”,就是小优点。
阅读进度:218/218
阅读输出:“Stain”有瑕
1. 科技进化层面有瑕。女性有相对较低的“婚育适龄”,所以催相亲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一位位如书中女主角盛如曦一般的女王身上。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从动物进化而来,而繁衍下一代也是特性之一。由于近现代科技文化的进步,我们的社会基本实现了男女精神层面择偶时的公平(例如:从古代“一夫多妻妾”到现在《婚姻法》),但没有实现男女物理层面择偶时的公平(例如:男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领的差异)。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必须承认进化和科学技术的不足。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还没有足够的突破(如“冻卵”技术也是对于女性年龄有一定要求的),可以达到男女在“婚育适龄”上的平衡。
2. 社会群体层面有瑕。父母和子女所处的时代婚恋背景和成本不同,所以催相亲的故事远多于自由婚恋的故事。
文中盛如曦的同事小兰,与男友订婚前被公司外派国外3年。“就算知道3年后我和他还会不会有领证那一天,但我还是选择了工作。我想辞职来拒绝公司的决定,但我还是选择了事业。”
由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蓬勃发展,公有企业的铁饭碗也变成了私有企业的竞争合同制,加之城市化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增加,子女教育成本的增加(国家需要有一定素质的人才)等等背景,婚恋成本增加了。男女都想在自己有一定面包的基础上寻找爱情,男女都会更加理智而不是感性。学业之后先立事业,可能就会错过自由婚恋而走到被催相亲。
3. 个人个体层面有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常态,所以我们有时妥协与相亲有时却不服。
文中盛如曦的好友汪在KTV时收获了马的好感,盛很不服气。(都是剩女,为什么不是我呢?)于是盛也进行了一番邀请试探,试图证明自己也是有魅力的。
文中最后,盛面对母亲主导的相亲饭局没有翻脸而去,她妥协于父母“祈求”一样的眉眼,也妥协于相亲对象的“相对合适”。
所以,由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会不服,也会妥协。我们做不到时时刻刻盼着别人好而不嫉妒,我们也做不到对于“相对合适”的不将就。
总结,《Queen Stain》或《剩女为王》都是很好的一本书。它讲述了主角盛如曦面对父母催相亲的的故事,里面对于主角的心理描写生动而丰富。
尽管每个女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都是自己的女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