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味道
读《人类简史》第十章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散发着钱的味道。
比较国家实力,我们看GDP,比较企业经营能力,我们看排行榜,比较个人能力,我们看个人收入水平。
有钱可以拥有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有钱可以获得更美丽的容颜更健康的身体,有钱可以收获爱情、友情和亲情,有钱可以收买人心,可以慈善积德,获得通往天堂的“赎罪券”......
人类社会,不管你身处何时何地,无论是在哪种意识形态的国度,还是在哪种宗教信仰的地区,渴望拥有更多的金钱几乎是所有人社会活动的共同目标。人们忙忙碌碌大多是为了钱,人们困苦忧愁大多也是因为钱。金钱跨越了人类社会所有的文化鸿沟和价值信念,金钱让人团结合作,工作劳碌,不断推动社会的各种进步。
钱不仅仅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贝壳或香烟,甚至只是显示屏上的数字。事实上,大部分的钱不是以硬币或钞票的方式存在,全球金钱总和为60兆美元,但所有硬币和钞票的金额加起来还不到6兆美元,有超过九成的钱都只是显示在计算机上的数字而已。不久前,德意志银行联合首席执行官约翰·克赖恩在达沃斯预测,"十年后现金很可能将不存在。"
中国央行也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不久的将来,数字货币将走入人们的生活,纸币将随之减少。
不管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还是数字货币,它们的价值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金钱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只是心理上的想象。因为我的邻居,我所认识的所有人都相信想象出来的货币,所以我也相信,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信任”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只要人民相信国王或政权的权威,就会相信他所发行的货币。
到了现代晚期,全世界已经成了单一的金钱货币区,起初用黄金和白银,后来再转变成少数几种公信力的货币,比如英镑和美元。刚开始,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制度,也不一定都是黄金白银,比如古罗马的迪纳厄斯银币,阿拉伯地区的“第纳尔”货币,中国的铜币等等。可是为什么黄金白银能胜出,成为金钱制度的基础呢?原因是他们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不能吃,不能穿,不能喝,也无法做成工具,只能做成某种首饰或其他象征地位的物品。可正是因为这样,它们成为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拥有的奢侈品,它们的价值由文化赋予。而这种理念是通过商业贸易进行传播。比如印度人对黄金兴趣寥寥,但是地中海人却垂涎黄金,自然就会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在印度购买黄金,再送到地中海贩卖,于是印度的黄金价格就上涨,而地中海的黄金价格下跌,直到这样的贸易没有利润可赚为止。
于是,就算有些人是我们憎恶、讨厌、嘲笑的对象,如果他们相信贝壳、美元或者电子数据的价值,就足以让我们也跟着相信这些事物有价值。
金钱也有黑暗的一面。有那么一种时刻,金钱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间共同的信任,但人们信任的不是人类、社群或某些神圣的价值观,而是金钱本身以及背后那套没有人性的系统。如果我们只信任别人手上的钱,没钱,就没有信任,世界变成一个巨大而无情的市场,所谓的荣誉、忠诚、公平、道德、尊严和爱等等都可以被放上市场,用金钱来衡量,人变成金钱的奴隶而不是主人的时候,人类的文化、价值、宗教和国家所筑成的大坝将被摧毁,人类不再体会到幸福和感动,社会也难以维系。
于是,人类的经济史就像跳着微妙的舞步。我们用金钱来促进与陌生人的合作,但又害怕这会破坏人类的价值和亲密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也想打破那些限制金钱和商业流动的社会大坝;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筑起新的大坝,希望保护社会、宗教和环境免受市场力量的奴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