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小学的时候看故事书,最喜欢看Happy Ending,比如王子和公主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既然没有忧虑,肯定就没有压力。但故事毕竟是故事,当年岁不断成长,我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压力的存在,压力的来源是有很多的,工作上的,学习上的,感情上的,同辈间的……
有一次,我在知乎看到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去厂里做辛苦活,他的语言里充满着对生活艰辛的体悟,对父母家人的愧疚,他也是有压力的,但是他不敢对父母说,怕他们担心。一个异乡人,吃住在厂里,累了苦了一个人默默把眼泪流在肚子里。我和母亲讨论这个事情,母亲说:哪有都那么轻松的,工作辛苦都是一样的,每个岗位都要出力创造价值才能有收益。有压力才有动力,年轻人不吃苦,等你老了怎么办呢。
母亲说的我也懂。的确,在工作岗位上负责是一个人的本分,但如果压力太大,让你觉得不快乐,你真的会有动力嘛?
人压力爆表的时候大概会有几种应对情况:
一是继续坚持,任劳任怨。可能老一辈认为该这样:你是这样的命你就得认。压力来我就接,全力做到最好,很辛苦,或许坚持了就有收益,但可能要很久。
二是敷衍了事,纯纯摆烂。反正压力大爆表扛不住,不如破罐子破摔。后果反正不好,别人怎么说都行,让自己快乐轻松最重要。
三是内心崩溃,自暴自弃。心理防线突破,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压力大自杀的人应该就是这样。他们怕是真的最后一根稻草都失去了,没有什么可以支撑起他们的信念来面对压力了。
但新闻怎么看压力呢?新闻大抵都是播出第三种人吧,大家看到某某人公司跳楼,看到某某博士跳楼,似乎都不理解,可惜了,大好年华,就成为饭后的谈资。但我觉得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高压下就像弹簧一样紧绷着,总有力在反推着你回去,他们估计是压到了最底部,弹簧就断了。多一点悲悯和理解,少一点戏谑和玩笑,对他们也是尊重吧。
想想我们是孩子的时候,不用考虑花钱的事,钱从父母那来很容易,那是真的无忧无虑;但等我们为人父母时,为了孩子就得想着为孩子的生活考虑,多挣钱,这时候就有了压力吧。
所以,我觉得不是有压力就有了动力,有压力时你应该去寻找你的动力,动力的来源应该来自压力之外。比如你的目标方向:想考一个证书,又或者你的精神寄托:孩子纯真的笑容……
你只有向外找寻动力,才会发现你在压力下努力的意义吧,这时候你也就能顶住压力前进了。毕竟,人究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寻找自己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