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画为何动辄拍卖上亿元?一个小小青铜工艺品为何能号称无价?反之,一幅普通的画为何却只卖数元?一个普通的工艺品为何不直一文?他们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
很多人可能会猜测,这或许只是个别人的恶趣味?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刻意做出的宣传?虽然这些猜测不无道理,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有着深层次道理的。
▲无价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
如果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从头脑的生理机制开始说起。
我们首先要知道,人脑,是受到激素驱使的。例如多巴胺激素,俗称幸福激素,会让人感到幸福。而人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各种激素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在寻求激素的驱使下,我们会不停寻找新的消遣娱乐刺激等等新事物。如果要打个比方,激素与人的关系,就像电与灯泡的关系,都是前者驱动了后者。(我之前在《为什么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一过》一文中有详细阐述,因篇幅有限不再复述)
▲激素与人的关系,就像电与灯泡的关系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人对激素具有适应性。什么是适应性呢?例如你最爱吃炸鸡,吃炸鸡给你带来很多幸福激素让你很幸福。于是你每天都吃,一段时间后,幸福激素被你适应了,你就感觉对炸鸡腻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正因为人会不断适应旧事物,所以人们才永远不会满足,永远追求更好的东西。(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
▲食物是人最基本的欲望,也是最直接的幸福素来源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事物,一旦数量充足,就很容易被适应,也就很容易腻。反之,一个事物一旦稀缺,那么就很难被适应,人们就会因为得不到而一直追求。这就是经济学上的“稀缺资源”。也就是说,一个事物,越稀缺,越有价值。事物的价值,是由其稀缺性所决定的。
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回答一下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一幅世界名画/工艺品价值如此之昂贵呢?
答案很显然,是稀有。但是稀有在哪儿呢?是因为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吗?
显然不是,因为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即使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画出来的画,也是世界唯一的,但是,很显然正常人都不会去花巨额财富去购买这幅画。所以,稀有度不能单从数量上的稀有来判断。
实际上,真正的稀有,绝不仅仅是因为世界仅此一个,更是因为在时间尺度上的独一无二。
这句话如何理解呢?例如梵高的画,并非他画功有多么了得,而是在他之前,从未有人如此作画。也就是说,他成功开创了某种流派,他是首个将这种流派提升到如此高度的人。也正因如此,后人们评价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梵高的每一幅画,都是世界仅存的,这是一方面的稀有;然后,人类历史上,表现主义中只有梵高最为成功,这是另一方面的稀有。所以,两方面的稀有叠加,成就了梵高举世罕有的稀有度,拍卖价格上亿也就不足为奇了。
▲梵高是第一个将表现主义发展到如此高度的人
事实上,不单单是画作文物等稀有物品,人类常用的自然资源也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例如黄金,例如石油,都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的,也就是在时间尺度上的独一无二。所以,这些资源都是相当紧俏并且稀缺的。
这就很容易引发我们对自身的思考,作为个人来说,一方面,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另一方面,能否在时间尺度上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在人类世界中的价值,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都显得毫无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呢?对个人来说,什么东西区分了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呢?因篇幅有限,我将在日后文章《为何有人能成为伟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区别到底在哪?(暂定名)》中再做阐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