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历来有“炒新、炒小、炒差和炒故事”的风气。但是近年来,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市场估值体系,引导价值投资理念,也渐有成效。19年开年这段强势的上证50行情让很多股民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如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并作出准确的评价,也就成了广大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分析和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
接下来,我们逐个了解一下上述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也称为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了上市公司资金的投入产出能力的指标,这个指标数值越高,表明充分运用资源,配置合理,最有效地利用好资源,最大化收益。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重要的财务比率,在杜邦分析法中,从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出发,继续分解成树形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比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等,还可以结合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等进行分析。
2、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主营业务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这三个指标反映了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其中,毛利水平反映了企业初始获利能力,它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起点,可以表明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通过对收入毛利率分析,可以掌握毛利水平和期间费用两个因素对获得利润的影响。
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主营业务的收入带来净利润的能力。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每销售出一元的产品所能创造的净利润越高。
主营业务比率指标揭示在企业的利润构成中,经常性主营业务利润所占的比率。通常来说,企业要获得持续的进步依赖于主营业务的巩固和发展。该项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越稳定。
3、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利润率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一定要做对比——既与同行业做比较,又要与自身往年的情况做比较,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获取更多机构观点&解盘内参,请关注【中投教育】官方微信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