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打开Yc_笔迹,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分享的是随遇而安《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你的写作系统》。
对于仍然是写作小白的我而言,关于写作有很多问题:鸡汤常常有,那些好喝的鸡汤如何效果更久?除了鸡汤,干货,还有分享稿,笔记,或者拆书和书评,如何才能在那么多种类中运筹帷幄地表现出?为什么作者越写越多料,而有些作者越写越没墨水呢?写作为了自嗨,会不会就没有进步呢?
被问题困惑的我在千聊听了安叔《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你的写作系统》后,犹如醍醐灌顶。才发现原来写作也是一个系统,随手记以外还有一片海洋。

1 立体化输入
01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出于什么目的而写,写作水平在哪,熟悉自己的写作位置。
02 分析影响力大的公众号写作特点,有哪些信息或素材可以为我所用,哪些角度是自己没有看见的。
03 分析哪些内容对自己而言是新知,哪些是旧识却表达不出的?
2 打造输入系统
写作的第一步不是下笔的第一个字,而是从输入开始。输入是阅读也是见人,更是缘于生活中的积累。
01 养成随手记的习惯。对于有启发的点,别人说过的话,体验过的环境,对于有感觉的领域都可以记录。
02 刻意练习。比如200字描写一下你的台灯,或重述昨日发生的事情。
3 发散性思考
01 多读,反思。从A联系B,再联系C。寻找三者的共性和差异性,从三方面进行解读,利用案例升华观点,建造自己的框架。
02 认识更深刻。写出他人心里所思,写下改变自己认知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复述,转折或者对比进行艺术性地处理。
4 结构性加工
有血有肉的文章少不了一副好骨头。好骨头是加工而成的。
01 对输入资料加工,这意味着对平时所积累的素材要有把控力。清晰自己所积累的素材,并对其进行归类,在应用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的提取。有素材,作归类。
012加工写作方向。可以从阅读所选之书的领域开始,形成一个写的方向,累计素材的方向。这样可以所欣赏的作家文章作比较和找亮点,也能思考文章的领域和自己所需。
03加工文章的立意。你想表达什么?你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呈现你的感受产生共鸣,还是通过场景引起读者的反思。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词要达意。
04 三段式写作。在动笔之前首先清楚自己的文章究竟是三段式还是清单式,估算文章字数和段落。比如一篇文章大概是1500,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就是每一段约500字,在分述论证的过程中又可以采用三段式,每一段约莫200字。
5 定向式输出
01 固定地写。持续和稳定地,形成自己的输出习惯。每一天挤一点东西,知道自己下一句要写什么。
02 多尝试。从多个角度,多种话题、情绪和结构来写,要有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品牌。
03 多修改。修改等于二次输入,要记住文章是经过多次修改而成的。
在写作的漫漫长路上,将会有三个阶段。
01 只是写,完全不清楚阶段。
02 模糊阶段。只是有感觉地,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我就是出于这种状态。)
03 了解文字的阶段。也就是安叔今天跟我们分析如何打造写作的的过程中,对文字的敏感和把控。
我是YC,英语,追光者,温暖自己也期待照亮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