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之后,本篇提到了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分类。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最重要的部分。将全书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1.找出重要单字,通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非常赞成作者说的,两个心灵想透过语言来接触,需要作者与读者双方都愿意共同努力才行。就像教学,除非被教的学生产生呼应的活力,否则光靠教师是行不通的。
读书是这样,尽可能的与作者达成单字的共识,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教学也是这样,只有学生呼应配合,才能成功的上好一节课。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2.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3.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加购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4.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作者认为科学的阅读一本书的主要步骤,如果所有的书都这样读,无疑会很累很费力气,我认为在阅读一些专业书籍的时候做到就可以了,而且这样的阅读基于第二遍阅读较好,第一遍先从头看到尾,对整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作者也这样提到过。
公正的评判一本书,我最欠缺的,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是对的吗?对于我这种从小接受应试教育的人而言,总是想着依赖书本和权威,难道他们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不对,应基于哪些理论基础来评判?
这也是我们是否真正的阅读一本书的标准之一:主动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正在说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在最后终于能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于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会努力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在评判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自己的观点,注意用词的准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