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看见》有感

《看见》有感

作者: 花开荼靡_0e59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23:17 被阅读0次

        一本好的书,带给你的不光有里面的故事,还会带给你一种看待生活的不一样的角度,更会带给你一种新的思考人生的态度,让你看到阳光下的阴影,让你重新去打量自己的人生。我觉得,《看见》就是这样一本书。

        最初遇到《看见》这本书时,差点被它的封面给骗过去了。年少时候遭遇了几本类似纪录样式的写的不太好的书,所以自此之后遇见这样的书下意识的就避开了。《看见》这本书的封面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很久以前不太愉快的阅读经历。让我能接下来继续看的动力,也只有同学一个劲的推荐,说这本书特别好,特别值得一读,不读你会后悔的之类的话。刚好手头学习也不是很紧张,于是,耐着性子,一页页的看下去了。就这样,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直到读完全书,我还沉浸在书中,大脑一片混乱,莫名想哭,但又觉得当着众人的面哭出来不太好意思。有一句话特别能形容我那时的感觉,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可是,岁月静好,这负重有多么沉重。

        当初在读到有关2003年抗击非典这个内容的章节的时候,是我最克制不住流泪的地方。我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点点地走进当年那场叫做非典的战役里面。在看到医务人员穿着简单的外科手术服转运病人,我落泪了。现在看起来,就算是个普通的没什么医学常识的人,给他穿上厚厚的隔离服,也未必会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吧。如果医院就是一个战场,那那些人就是冲在一线的战士。我不想知道当初那批医生在那一刻在想什么,真的不想知道。在看到卫生系统的官员一家三口感染的那一节,我的眼中只剩下那空空的再也不见了熟悉的身影的椅子了,我都可以想象的到,他们的孩子醒来之后找着爸爸妈妈的场景。好想抱抱他。告诉他,他的父母非常非常爱他,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或是说些什么。在读到感染了的护士去世的那一段……是我感觉最无力的一段……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可我读到这里只觉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与你只是一间医院的距离,而我却再也牵不起你的手。我和那个丈夫一样,默默读着妻子留下的短信,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我想象着妻子从最初的恐慌害怕到逐渐平静地接受一切,开始像是准备好了一切一样的写下这些话语的样子,他哭,我也忍不住哭。爱情有很多种样子,这是我见过的最难忘的一种样子……对非典,作者有一句话特别贴合我的心情,“我不怕它,我憎恨它。”……

        无论是是疾病还是天灾还是其他,它们都在我们的心上扎个口子,虽然最后长好了,不管多么呵护,以后都会留下一道疤,在以后的生活里,有时会隐隐作痛,有时也会流血不止。也许,时间会是一剂良药。

        无论怎样,我只想说,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 人生因为未知而多变,请在你还拥有时珍惜。在此表白那些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在为我默默付出的所有人,也表白本书作者,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这样的故事。谢谢。

相关文章

  • 《看见》有感

    《看见》代表了中国纪实文学的最高水平。 柴静的二十几篇采访录,从医疗,教育,土地,法律等各个方面全面地让我们了解到...

  • 《看见》有感

  • 《看见》有感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

  • 《看见》有感

    初读柴静的《看见》,便被她细腻的文笔以及直率的文风直击内心。 初出茅庐的她从没想过日后的自己会达到如此的高度。彼时...

  • 《看见》有感

    一本好的书,带给你的不光有里面的故事,还会带给你一种看待生活的不一样的角度,更会带给你一种新的思考人生的态...

  • 《看见》有感

    白岩松曾说,我们读所有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我曾尝试不断在各种书页中寻找共鸣。直到 ​读了柴静的《看见》,...

  • 读《看见》有感

    柴静,之前我并没有听过,是一次晚自习,班主任让我们看了一个关于柴进《看见》的视频,就此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个视频...

  • 读《看见》有感

    最近静不下心来看书。偶然瞥到书架上的《看见》,那是姐姐买的,我之前拿来我房间,想到有时间可以看看,但一直没有看。突...

  • 读《看见》有感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通过柴静书中对非典,家庭暴...

  • 读《看见》有感

    以前没了解过柴静,她拍的苍穹之下也一直没看,只是隐约知道有这么个女媒体人,现在《看见》这本书看完了也只是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qa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