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发文的时候,才发现有个昨天的系统通知。打开系统通知,居然是一个功能灰度测试的邀请体验。内容是这样的“微信公众平台灰度测试图文标签功能,现邀请你体验。在编辑器底部或首页已群发列表给原创图文配置关联标签,设置后用户点击文底标签,可跳转到公共标签页查看更多内容。”还有一个示意图链接。打开示意图,了解了操作过程,但我不是特别理解里面所提到的效果,但这并不妨碍我去体验一把。我决定按照操作试一试,然后到公众号看效果。
仔细再把操作过程看一遍,发现在文章编辑的最后多了一个“标签”的按钮。可惜我的文章刚刚发了,不然就可以试一试。再仔细一看,还有第二种方法。这个方法是针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而设置的。在首页“已群发消息”的列表中,把鼠标移到刚发送的抄摘上面,发现跟没什么变化,只浮出灰色的“改”和“删”两个按钮。移到第二篇的时候,在“改”的按钮前面多浮现一个灰色的“#”号。这个符号常常是打标签的符号,微博如此,视屏号也如此。
点了“#”按钮,弹出一个标题为“标签”的对话框。第一行是标签的输入框,输入一个标签,下面弹出一行“创建标签”的灰色字,这行灰色字的下面是输入的标签,点击这个标签后才完成了一个标签的设置。第二次设置标签的时候,会有历史记录,只要在已经生成的标签前面的小方框打一个“√”就完成标签的设置。我选择了一篇游记,标签设置了“旅行”。
设置完,马上查了一下公众号的显示。在文章的赞赏下面,左对齐出现了一个新的浅灰色底纹按钮,内容显示是“#旅行#”。按下整个按钮,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页面的首行是“#旅行#”,下面是所有打上“旅行”标签的文章。
对于这个功能,第一感觉是很惊喜,第二感觉是这是个人原创公众号的福音。这意味着文章的推广又多了一个渠道。一直觉得公众号文章的推广渠道,主要靠关系裂变。只有看到文章的人,向他微信通讯录上的人推广。不管是转发朋友圈,还是点“在看”,都是给看到文章的人有关系的人才能推荐。把文章直接推给陌生人基本都得借助第三方平台。我试过用微博,但是分享到微博的视觉体验非常差,常常是除了推荐文字,只能看到一个网页链接,我自己都觉得不会去点开这样一个链接。
像我的公众号文章,并不喜欢点“在看”或者转朋友圈。我转朋友圈的话,常常设置现实生活圈里交集多的人,看不到。一方面是觉得,这样可以写得随意一点,不用在意会给现实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写身边的人,即使写个自己讨厌的人,也不用担心那个人看到了,会找我算账。第二是觉得,熟人给的肯定常常带有支持的成分。而我希望更多的是来自一种单纯的认同和肯定,或者说单纯的共鸣。
就像我在公众号里所说的,我的公众号是一个人的桃花源。我不希望有太多现实生活圈中的人介入。现在的公众号里一半认识的人,一半陌生人。认识的人包括,外地的同学,旅行结识的朋友,因文字结识的网友,书店、咖啡店认识的朋友。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不会有太密切的交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即使是这样,我依然觉得太容易跟自己现实的生活圈交叉到一起。有些朋友,我直接提出要求,可以评论,不要点“在看”,不要转发。
公众号这个灰度测试的功能实在是太得我心了!这意味着,文章可以通过标签,展示到更多陌生人的面前。对于我来说,公众号终于有一个自己的渠道把文章直接推给陌生人的渠道。有时候,你在熟人圈子里找不到的共鸣,但可以在陌生人那里找到共鸣。如果由熟人关系裂变,那么找到共鸣可能比较难,特别是对于小公众号来说。张小龙说,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希望长尾的小号,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标签的出现,给小号多提供了一个被发现的机会。
特别要再一次强调,标签只有原创文章可以设置,这也是传递一个信息,微信更鼓励原创。只要是原创,你的公众号就有更多的机会让陌生人看到,意味着更容易获取得到流量。如果流量的获取方式看成二的几何级裂变,原来第一个“二”,不管是产生的速度还是质量都需要公众号本身建立起来,有了标签之后,这第一个“二”可以通过标签去产生,而且本身自带属性的,接下来的几何级裂变是更有针对性,意味着一开始裂变的速度会更快。以前滚雪球,小雪球的产生需要的时间比较多,雪球越滚越快,现在小雪球的产生速度可能一开始很快。
标签的出现,也给信息获取提供了一种主动获取的可能。在这个功能之前,我们看公众号的文章,基本都是被动的,朋友的推荐、系统的推荐,公众号的推荐......主动获取信息几乎只有一个渠道,搜索。现在有标签了,我们可以主动地搜索,同一类型或者同意内容的文章。这个小小的标签,给长长的尾号带来了福音,特别是埋头于原创的个人小号。
微信最近动作很多,比如,拍一拍的更新很快,已经能设置文字。视频号已经开始放开,可以设置浮频。而这些改变几乎都是绕着,张小龙所说的目标:现在一个人的世界的大小是由他获取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信息的宽广一直是微信要解决的,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小号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20200703
20200715
我知道有一群莫名其妙的人,不关注,但会来翻公众号的文章。这是一件很令人厌恶的事情。我想过重新申请一个,很是纠结。这个号在14年申请的,是很早的一批公众号。到目前为止,公开的有154篇原创,是从17年6月开始的。后台,还有屯着17年6月之前的原创文。这些文字在别人眼里不足为谈,但我向来敝帚自珍。17年,为了拿到原创标识,写了一个月日更,每天不少于一千字。最后连续发了十篇,用了十天的时间,在四月拿下原创标识,在那个时间段里,这是一个很短的时间。
这次能成为第一批新功能体验的邀请用户实属意外。当然看看张小龙的视频,这是一个偶然事件也是必然事件。
很多东西,是这些年一点一点攒下来的,要重新申请一个,意味着所有一切重新再来,不舍。但这种被偷窥的感觉,特别不爽!
不舍与不爽之间该如何取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