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生知识储备还没到,为何教材要学生应用?

学生知识储备还没到,为何教材要学生应用?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12-18 23:56 被阅读0次

——2021年福建省高校协同区域科学教育发展特色展示活动记(17日上午场)

一、活动速记

17日上午的活动排得非常满,有三节观摩课,课后是特邀嘉宾和参会教师一起研课,课前还有一个学校分享的环节。活动进行到中午12点多,老师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开。

第1节课是闽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罗炜洁同学(老师)带来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露和霜》。

听完我写下4个字:后生可畏。

从鸡蛋不同表面状态导入,让学生猜测,让学生思考,到提供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总结出实验成果,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科学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学生在讨论、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穿梭其间进行观察与指导,学生汇报的时候,一些关键点给予明确,课堂组织游刃有余。 如果能注意一些细节,并多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假以时日,名师一名。

听这节课的时候,我在想,用鸡蛋导入,视觉效果很不错。不过鸡蛋放在急冻里,现实生活好像比较少见。有没有更好的物品来替换?

第2节是由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林淑真老师带来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生态环保 手工制皂》。

林老师的科学课,在我的眼里已达到了行云流水的水平。课的整体设计很棒,而且很多细节都做了巧妙的处理。

比如说,活动之前的引导,让学生聊喜欢什么样的手工皂?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学生兴致肯定更高。重点材料花时间了解,皂基知识的呈现显示了百度的页面,在无形间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材料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利用范句指导学生科学地表达,并让学生充分表达,互相补充。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表达,比如用鼻子闻的是气味,用嘴巴尝的才叫味道。

这节课如果把任务(制作一块手工皂)改为驱动性问题(怎样制作出一块自己喜欢的手工皂?),基本上就是项目式学习的样式了:驱动性问题→收集资料→设计项目方案→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提出改进方案。这部分内容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内容。小学科学新增的这一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做成项目式学习。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林老师不是简单地把流程上出来,而是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借助资源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活动实施并验证自己的方案,通过展示环节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感受成功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流淌,成了学习真正的主人。

我还注意到,龙溪附小的孩子们科学课的习惯很好,做完实验,器材就归位。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强,敢于表现自己,善于与同伴交流。这些应该是平时科学课上得扎实的成果吧?

第3节是由平和县山格中心小学黄冰心老师带来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推和拉》。

黄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设计也很用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推拉动作,推拉的必备条件,推拉在生活中的应用。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耐心地借助身体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还适时利用相关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也是鼓励有加,比如在学生说出这些场景(拖地板,推拉窗户,拉窗帘,升国旗)有用到推拉动作时,她及时地夸奖大家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听完三节课,留下了两个比较大的疑惑。一并记下,期待大家的解答。

二、两个疑惑

1.为何大家在加热的时候不喜欢使用酒精灯?

我听过几节课,遇到加热环节,大家都习惯用蜡烛作为热源。而不用实验室里的酒精灯,这是为什么呢?

上学期,我在上三年级《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的时候。我提供给学生的加热装置就是酒精灯。只是课前做了一个小指导,学生都能正常地使用,没发生什么问题,挺顺利的。

酒精灯一般的学校应该都有。而蜡烛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找。为何大家不约而同地舍去酒精灯,采用蜡烛?

大家不用酒精灯,而采用蜡烛,除了考虑安全因素,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2.二年级上册学生还没认识1000以上的数,为何科学教材要安排三个1000以上的数,让学生排序呢?

在听黄冰心老师带来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推和拉》时,看到她出示那组火箭起飞推力数据,还要求学生比较排序。我记下了:备学生,一定要备学生的知识基础。

我原来以为这些资料是黄老师添加的,但看那个课件呈现的图标及字体,好像是某本书的内容。我在想会不会这个素材就来自教材?

我们用的是教科版的教材,对苏教版的教材并不了解。但现在网络很发达,我费不了多大的功夫就查阅到,这些内容的确就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课的教材里的素材。

数学教材我相对比较熟悉,印象中二年级是有认识到1000的,但好像是在下学期才学。我怕自己记错,又查阅了一下人教版数学的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才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而且是从100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教。

我在想会不会苏教版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编排提前了呢?所以我又查了苏教版数学二年级的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学生也只学到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是《认识万以内的数》,也是从100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教。

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学完了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数学知识,才能顺利地完成这道题的解答。

我们的教学有一个指导思想是,要“到位”而不“越位”。在大部分学生知识储备还没到1000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时,为何教材要学生应用呢?这不是明显的让老师“越位”教学吗?

期待老师们的解惑,期待苏教版科学编者们的解答。

相关文章

  • 学生知识储备还没到,为何教材要学生应用?

    ——2021年福建省高校协同区域科学教育发展特色展示活动记(17日上午场) 一、活动速记 17日上午的活动排得非常...

  • 断舍离(打卡第五天)

    总担心教材分析的不够透彻,总担心给学生传授的不够多,总担心学生的储备不够充分,也总担心要考的知识点我没有讲...

  • 读以致用(三)

    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的知识储备至少应该是教材知识的十倍以上,我们也爱说,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这些学...

  • 上班之后,知识储备量明显下滑,报班却只买了个念想!

    要说学生和上班族的最大区别,除了年龄以外,还有知识储备量。 学生时代,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新知识,知识储备量处于饱...

  • 《合作学习与知、会、懂》

    166.合作学习与“知”“会”“懂” 截止目前来看,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海洋的主要还是教材,教材是学生...

  • 研究教材,做到“知书”

    研究教材,做到“知书”,即对教材的研究。 在观念方面,要着眼于学生,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生的...

  • 二年一班阅读计划

    一、读书目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学生通往理想和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为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

  • 阅读的力量

    今天听了许老师的课,对于阅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阅读对于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老师要教好学生,要有丰厚的储备知识,...

  • 评课收获

    1.不被课件,资料,教材原有设问所限制,立足教材语境,设置问题要准确,开放性强,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总结梳...

  • 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结合教材,深入浅出 想要教好学生,第一步就要研究专业为何这样编排教材,目的是什么,如何跟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知识储备还没到,为何教材要学生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qi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