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次写了蔡文姬的故事,有读者留言: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她们两个人的故事都被写进《三字经》里了,可见影响力有多大。
其实,她们两个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她们出生都很好,蔡文姬被俘没有做奴,而是嫁给了匈奴的左贤王,就是因为她身世不普通,父亲名气大,自己名气也大。
谢道韫比蔡文姬有过之而无不及,父亲是将军,伯父是宰相。谢家当时堪比皇家,据说,有人向皇帝求娶谢王两家的女儿,皇帝说这事儿难度太大,最后这人娶了公主。
也就是说,谢家的女儿,比公主还要难求娶。
而谢道韫是谢家的女儿,又嫁到了王家做媳妇。
可见有多显赫。
那时的高门显贵不仅仅比有钱比权势,更重要的是比才华。谢安经常和孩子们围炉煮酒、吟诗作赋,看到窗外的雪,便让孩子们作关于雪花的诗,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不仅赢得满堂彩,也一举成名。
古时候虽然没有微博,但名家子弟跟明星一样,随便一句诗一件小事都能上热搜。估计谢道韫就是那个经常上热搜的人。
关于她出嫁前的记载并不多,可见是中规中矩的,没有像李清照那样喝酒赌钱。李清照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有热搜体质的人,性格实在太张扬。
昨天看完了《乌衣巷中谢家女:东晋才女谢道韫》这本传记,发现也没找到多少新鲜细节,倒是作者的感慨挺多的。
一般来说,没有多少细节,就说明没有多少出格的事儿。
记住这句话,后面要考。
2
生在谢家,又才名远播,自然无数人想求娶。伯父谢安很看重谢道韫的婚事,事事为她考虑周全。
首先圈定了王家,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家。
果然名人都跟名人玩。
王家有七个儿子,谢安先看中了最小的王献之,觉得他最有才。但王献之爱自己的表姐郗道茂,这两个人的故事也很传奇,大家感兴趣的话后面专门开一篇写。
心有所属,肯定不合适,谢安又把目光转到了老王王徽之身上。关于王徽之,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据说,有一天下大雪,他一边赏雪,一边喝酒吟诗。忽然想到一位朋友,于是雪夜前往。坐了一晚上小船,早上终于到了朋友家门口,他却又不进去,反而打道回府。别人问为什么,他说:有兴致了就去,现在没兴趣了就回。
在崇尚名士风流的东晋,这算是一段佳话。
但这段佳话却让谢安在心里把他PASS掉了,不为别的,太没个正形了,做事完全随心意,兴趣来了啥都干,兴趣没了啥都不管。说不定在感情上也这么没定性,今天有兴趣就娶,明天没兴趣就不理不睬。
最终,谢安把目光锁在了王家第二子王凝之身上。王凝之才华比不过王献之,风趣比不过王徽之,但也正因为如此,就显得忠厚老实,一看就是那种会好好过日子好好疼媳妇的人。
谢安选侄女婿的标准,和《清平乐》里的宋仁宗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对方才华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安分老实,是否能给女儿一份平淡安稳的生活。
是的,平淡安稳,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期望,他们费尽周折,不停谋算,只是希望孩子能够一生平淡安稳。
至于爱不爱的,他们基本不考虑,大概,到了父母的年龄,就觉得爱根本不值一提吧。
3
这段婚姻,门当户对。
但新婚没几天,谢道韫就一脸愁容。王家那么出名,才华出众的人那么多,而且王凝之是伯父精心挑选的,怎么想都应该很有才华吧?
可婚后谢道韫发现,王凝之不但才华不如自己,在几个兄弟中也是最差的。他还信鬼信神,很多观点和她不一致,两个人总说不到一起去。
年轻的女孩,对爱没有多少认知,想要的是心意相通,或者说一见钟情,哪里容得下不如意呢?
就像年轻的徽柔,嫁给附马以后,连跟附马一起吃饭都浑身难受,巴不得他不要在自己眼前晃悠。
可是在观众看来,觉得没必要这样啊,附马看上去挺不错的,也没有做错什么,总要给彼此一个机会。
年轻人和上了年纪的人,想法是不一样的。
谢安察觉到了谢道韫的不开心,便开导她,要接受婚姻里的一些不完美,两个人三观不同很正常啊,要慢慢磨合的。
和徴柔不同的是,谢道韫听进了伯父的话,尝试改变,对王凝之的态度好了很多,而当她的态度好起来,王凝之的态度也跟着好了很多。
虽然王凝之才华不行,和老婆三观也不一致,但正如长辈们预料的一样,他对谢道韫不错,家里一应事务都是老婆说了算。
这段婚姻因此维持了几十年,并且有了四子一女。
而这也是谢道韫一直受争议的地方,有人说,她结了婚,居然看不起自己的丈夫,没有妇德。
有人说,既然不喜欢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不离婚?看看人家李清照,多干脆利落,多独立自主。
在这件事情上,谢道韫确实做得不够漂亮,不喜欢丈夫,可是不离婚(那时候是可以和离的),又把这种不满写在脸上,并且说了不好听的话(不然后人也不会这么肯定他们夫妻感情不好)。
和现在很多婚姻里的女性很相似,对丈夫没那么满意,又觉得能过下去。可一起生活吧,又总有很多抱怨。
但不管怎么样,外人都没有什么好指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背负的东西。你可以不喜欢她的做法,但应该允许她这样做。
不是每个人都会活成大女主的样子,大多数人都会在生活和婚姻里有一些妥协和不甘,哪怕像谢道韫这样的高门贵女。
后面几十年她和丈夫没有新鲜事儿流出来,说明还算和谐。
4
谢道韫的高光时刻,是在战乱中。
伯父死了,父亲死了,王家也好,谢家也好,所有能上阵杀敌的人基本上都死了。
那时王凝之是郡守,敌军袭来时,谢道韫劝他在城内设防以抵抗外敌,可他却一心只想靠神佛保佑,啥都不干,天天求神拜佛。
结果,敌军轻易破城,冲入内史府时,王凝之还站在那里,口里念念有词。可惜,他求的神仙保佑不了他,他和四个儿子一起被杀。
倒是谢道韫显示出了非凡的气魄,组织府中家丁拿起武器抗敌,她自己一边抱着外孙,一边举着大刀杀敌。
哪怕明知会死,也要拼死抗争。
从这件事其实可以看出来,谢道韫也是烈性子,只是她的烈藏在心底,平时不在言行上表现出来。
她的举动让敌人都大为敬佩,不仅没杀她,还将她和外孙一起送回家。
她还是谢家的女儿,王家的媳妇,还是衣食无忧的富贵太太,只是,她爱的人都不在了。
战争从来都那么残酷,任何人都不能幸免。
此后,谢道韫没有再嫁,余下的时光,大部分都用来写诗了。
有人说,这说明她很爱王凝之。爱不爱的,还有什么打紧呢?或许,她只是不想生活再有任何变动。
经常有人拿她和李清照相比。她和丈夫感情不好,丈夫死后却没有再嫁。李清照和丈夫两情相悦,丈夫死后却另嫁。
这种比较其实毫无意义,每个人选择不同而已。
我喜欢李清照历经沧桑后大胆再嫁,也喜欢谢道韫半生蹉跎后不再涉及感情。
只要不伤害他人,怎么做都可以。对别人少一点非议,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更宽容。
今天写谢道韫,不想说明什么道理,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有一个女人,曾经这么生活过。
这就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汤小小
汤小小说: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惊喜,价值699元的《头条运营变现课程》及《1000份爆款文章标题》《200份投稿资源》
简信:“标题”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