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多,夕阳余晖中,知了还在叫着。出了地铁口,一眼就看到山哥了。笑着打招呼,握手上车。
“山哥,你确实晒黑了哦。”上车后我笑着对山哥说,他的脸颊和脖子微微发红,显出浅褐色烧灼的状态。
“这段时间还好点,之前都晒掉皮了”山哥说罢就启动车子,带我们去吃晚饭。
山哥远在千里之外的藏区,难得回家。在他即将返程时,我和汪哥哥决定赶紧去见这位素未谋面却熟识已久的哥哥。
(发表在我们报社的稿件)
山哥的大名是高山,一个高大帅气的达州汉子,在成都工作多年。去年九月,他作为龙泉驿区检察院的援藏工作人员,前往甘孜州甘孜县最偏远的泥柯乡开展扶贫工作。泥柯乡距离甘孜县城130多公里,平均海拔3680米,气候条件恶劣。
因着采访的缘由,我们变得熟悉起来,他鼓励我努力工作,我也了解到这位令人敬佩的兄长更多的故事。
在吃火锅的过程中,山哥向我们分享了许多援藏工作的点点滴滴。我对其中的安全问题最为担心,尤其是他讲到大雪皑皑,护栏都被埋在雪地里,车子稍不注意就会打滑落入山下,真是听得我心惊胆战。
(山哥带领昌古村党员重温入党宣誓)
对于他开展的党建项目,通过之前的电话采访我了解一些。“一个样板户、两个覆盖、三到位、四有、五规范”的提炼,从人财物方面把对偏远藏区村寨的帮扶工作总结得很到位。在面对面的聊天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我对这个项目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从去年出发到明年底回成都,要在那里待两年多。我不想浪费时间,想认认真真做点事情,既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也是为那里的群众做点实事。”山哥目光坚定地说。
他年轻时只身闯成都,不能拼爹拼妈,完全靠自己,创造了优异的成绩。四川人骨子里的乐观与坚强在他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我问他要是想家里人了怎么办,他回答多视频,多交流。“前不久二娃发烧,我只能干着急,除了帮忙联系医院,啥也做不了。”作为一名有着两个孩子的爸爸,他对家人是有亏欠之心的。正是对家人的责任与思念,他尽可能每天和孩子、妻子视频。
(山哥在走访村民)
“孩子现在还小,可能不能明白爸爸为什么不在身边,但是我想等她们长大了会理解的。对我来说,这两年多的援藏经历也是生命不一样的积累和体验。”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山哥对自己的援藏工作充满了热情,我们能感受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激情与热爱。
送我们到地铁口,分别之际,山哥也鼓励我和汪哥哥,年轻人要沉得住气,不断提高自己,只要有真本事,金子总会发光。
今天周一,此刻我在办公室写下山哥的故事,他正在翻山越岭,回到泥柯乡的路上,我回复他“高山越高山,路途要平安”。他发来的高原美景令人心动,美景背后却是艰辛的付出与无私的奉献。祝愿他顺利完成援藏工作,平安归来。
和山哥一样辛勤奉献的,还有众多的扶贫人员。愿他们都能平安顺利,愿扶贫事业战果丰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