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同为“词不达意”,超越语言的思想却与“落后于语言”的模糊性思想不同。但这种不同并非是由于它们“不模糊”,而是由于说话者可以时时纠正谈话的内容,对于语言有“掌控力”。最终还是人的能力,在于思想“不模糊”而表面看起来的语言混乱。
举个例子,两个都会游泳的人,同时教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游泳。这时两人的教法,风格,甚至有些细节可能相互违背。但是他们许多时候并不会产生过于激烈的情绪性冲突,而是都会意识到,自己再怎么解释,其实都不足以涵盖所有细节,服务于“让学员会”才是最终的目的。
相比而言,这种对同一性的把握,对本质的把握,就像“思想的清晰程度”一样,其实是一个比较级,而非满足“及格线”的模式。即便一个内行人,在听行业顶级专家传授知识的时候,也有可能“思维模糊”或是理解地不够深。只不过我们相信80分的学员有能力和意识克服模糊性,向更高的分数进发。而20分的学员难以保证有能力和意愿摆脱“模糊”的状态,反而以为自己不断重复高分者的“语言”,自己也就是高分者一样。
可见,其实“模糊性”与“清晰性”并非是纯语言与思维的现象。更是我们对于不同层级的人的“信任”。正如所谓“无知”的关键,不是在于“知识的缺乏”,而是在于“愚昧的态度”。
5-5最后,作者对模糊思想的破坏性给予了充分的描述,因为他以语言的逻辑性、融贯性为标准。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标准,因此对模糊思想的批评也非常到位。而我试图补充的,也是基于理性角度,指出“模糊性”的不足,为“思想与语言”的不匹配性提供双向的解释。
但是,在作者讨论“不融贯性”时,举的一些“比喻”的例子,与符号学对于“隐喻”的讨论,可能才是这种“模糊性”的中性解释。人们依赖隐喻进入新的领域进行思考,而有些停滞不前的人一直过于依赖简单的“隐喻”,错把“易理解”的属性当成了“正确性”,本能地以为“顿悟”和“生动”背后蕴含的一定是更加正确的道理。“隐喻”思维的模式,才是摆脱了理性标准,揭示出人们为什么永远无法摆脱“模糊性”的根本原因。
当然,“隐喻”的解释胜在中立,但更像是“一种”模糊性体现,而非全部模糊性的来源。如我们语义上的“夸张”现象,也可能带来误解与模糊思想,因为不知道一句话究竟是夸张还是描述事实,或是难以判别“夸张到什么程度”。究竟是否有中立的理论能最大程度地概括“模糊性”,还有待更多的阅读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