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天走在街上,绿化带里海棠花静静开放,在阴天里就像一种幻觉。一段并不长的路,我虽是慢慢走过,依然感觉到隐隐的疲乏。我知道,之前那个暴走的早晨,遗留在身体的记忆,还未远去。
读过《深度营养》这本书,饮食有了一点改变。能生吃的菜不加任何调料,感觉自己可以被直接牵到地里吃草了。炖熟的菜极尽清淡绵软,仿佛肠胃打着瞌睡也能消化。有一次吃了买回的手抓饼和凉拌菜,倍感浓油赤酱,夜里几乎都睡不踏实。
用最少的调料,吃最真的食物,或许菜根也香。(20220419)

深度营养
凯瑟琳·沙纳汉 卢克·沙纳汉
第1章 重获健康
这类知识并不是这些文明中最高深的,但它们深深植根于宗教教义和仪式之中,借此得以长久延续和随时更新。
古人则会把食物当作神圣的东西,把吃饭看作神圣的行为。他们的颂歌和祈祷反映了这样的信仰:通过摄入食物,我们与伟大神圣、相互联系的万物紧密相关。
人们服用心脏病药物米诺地尔(Loniten)时,发现他们的胳膊上长出了浓密的体毛;研究人员没有探究原因,而是转身去寻找相应的消费群体。于是,作为心脏病药物被研制出来的米诺地尔,摇身一变成了治疗男性脱发的喷雾制剂——落健
他怀疑我的喜好高糖、方便食品的饮食习惯把我变成了“营养贫困户”,甚至损害了我的疾病恢复能力。
第2章 聪明的基因
哈莉·贝瑞比例完美、匀称、健康的躯体就是基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的例证,也是几代人基因累积的例证。
如果你想让自己更加健康、美丽,你就要学会与你体内的DNA智慧一起努力。
这意味着基因标记不仅源于衰老,也是我们生活方式的直接结果。
基因似乎总在倾听,随时准备做出反应或改变。
从这个角度讲,生活方式影响着基因的行为表现。通过选择健康或不健康的膳食和生活习惯,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基因,使其表现良好或糟糕。
第3章 最了不起的礼物
牙齿畸形并非源自“种族混合”、“血统低贱”、运气不佳或邪灵附身,营养学能够提供更合理的解释。
在普赖斯看来,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它的美和活力能通过饮食进入生活在那里的人体内。
尽管看似不太公平,但那些缺乏吸引力的人往往伴有更多的健康问题。
一个民族无论从哪里摄取营养——家庭农场、海洋还是草原,食物都会起到桥梁作用,环境之美借此注入人体并表现为人体之美。
现代的西方观念会给巴赫蒂亚里部落的生活方式贴上贫困的标签,仅仅因为他们缺乏与富裕相关的条件。但他们的财富不是放在皮包里的金子,而是隐藏在基因里的珍宝。基因赋予每个部落成员轮廓分明的面容、强健的关节、强大的免疫系统以及持久的耐力,最后一点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很难超越的。不要忘了,他们每次迁徙都要用到耐力。
我们加工食物的每个阶段都与我们的身体强健、自给自足的祖先不同,以致错失了为自己补充重要养分的时机。
人们在烹饪过程中,也会因为过度烹制或使用劣质食用油而使食物中仅存的养分消失殆尽。
第4章 动态对称
运动员的身体和影星的面容往往符合对称原则,这反过来证明了他们拥有巨大的基因财富。
美这个主题看似争议不断、神秘莫测,可事实上它只是自然现象之一,就像重力或光速一样可以计量、分析和理解。
物理学和数学能够在无机世界中创造出复杂的模式,比如雪花和沙丘。如果具备恰当的初始条件,它们就能使大量模式自发涌现。
在我们头颅里的胶状物质中,大脑神经元形成分叉的卷须状组织,叫作“树突”。之所以把它们叫作树突,是因为那些最早在显微镜下看到神经元的科学家都会由此联想到茂盛、美丽的树木。这片让人着迷的“树林”就是智慧诞生的隐秘之地。
健康有机体的任一部位在生长时都会遵循相同的基本法则。正如黄金矩形描述的叶序生长方式可以帮助植物获得更多光照那样,相同的动态对称也使我们的大脑能以有限的体积容纳更多的神经连接。
美学研究者把女性体形分为4类,按照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香蕉形、苹果形、梨形和沙漏形。
俊男美女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的)运气。她认为这些上天厚爱的极少数人在“基因博彩”时中了大奖。
他们发现拥有最迷人身材的沙漏形女性不仅寿命最长,生活质量也最高。
社会保障体系允许那些不够健康或身体有某些缺陷的人繁衍后代,而在过去他们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第5章 孕育完美宝宝
小个子可能是一种生物学选择,是表观遗传对上一代人饮食中骨骼建造材料缺乏的状况进行适应性进化的结果。为了避免骨骼脆弱易折,基因在保持骨骼强度的前提下缩小了骨骼体积。一旦养分供应增加,基因就会再次做出响应,利用额外的材料构建出更大的骨架。
第二部分 现代饮食的危害
对于兔肉、马铃薯、来源明确的手工压榨植物油等食物,以前人们对其有全面的理解,但现在只把它们当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名词。不要误会,范妮·法默的烹饪书籍被奉为经典,的确实至名归;
但把精密复杂的有机体仅依据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就如同把泰姬陵描述成石头堆一样荒谬。
我们强行把某些成分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面粉、糖、蛋白浆都是这样的产物,商店出售的90%的商品亦如此),并期望它们发挥原有的营养价值,就好比从某人的头颅内取出大脑并期望它能思考问题一样。
它使我们忽略了食物的最重要的方面:来源。
基于传统饮食,这些富人们想方设法地让他们的基因待在营养充足的堡垒之中,尽力捍卫他们有别于普通民众的优越机能。
儿时我吃过刚从菜园里采摘的蔬菜,喝过新西兰牧场刚挤的富含乳脂的牛奶,吃过从考艾岛南部海岸边刚捕捞的帽贝,但不经意间我们再也无法体验食物的新鲜、品尝食物的原味了。
难怪孩子和大人纷纷弃食寡淡无味的蔬菜,代之以快餐店里那些“超级棒”的味道浓烈的垃圾食品,以及袋装零食。但我们身体渴望的不只是真正食物的感官体验。
在我看来,我们已经远离真正的食物太久了。大型食品集团推动我们一点一点地远离自然,如今的大多数美国人仿佛已被推离地球,生活在外太空。从食物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超长的食物保质期、贫化的土壤、有限的生长空间以及所谓“健康”的营销方式。
第7章 好脂肪,坏脂肪
因为他们很擅长向我们兜售错误的理念,也很擅长让我们对某种自己一无所知的产品趋之若鹜。
反式脂肪酸是臭名昭著的动脉硬化分子,也是众所周知的心脏病诱发因素,所以纽约等地严禁餐馆使用反式脂肪酸。天然食品中不含反式脂肪酸。
胆固醇和饱和脂肪不是心脏杀手,工业化脂肪产品——植物油才是。
第8章 大脑杀手
我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们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对某种常见的蛋白质反应过度。
我们把免疫系统认为危险的物质叫作抗原,那么对于肠道免疫系统来讲,当务之急是忽略大部分抗原。
免疫系统忽略非威胁性物质的能力叫作免疫耐受性,近些年来我们的免疫耐受性越来越差,尤其是孩子。
换言之,远离植物油等于解放思想。
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天,大脑都在进行对抗氧化的战斗,大脑的老化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果。如果氧化过程占了上风,你的大脑就会趋于早衰;如果氧化过程被阻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就能终生保持智慧、记忆和自我意识的理想状态。
之后她发现自己会对着一瓶本应拿给医生的利多卡因茫然不知所措,仿佛她已执行过几千次的流程被彻底从她的记忆中清除了。
某些时候,遭受严重脑部创伤的人却能保持意识清醒、行动自主的状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细胞膜中本来就有大量抑制自由基反应的抗氧化剂,减慢了氧化反应,“冷却”了炎症。
第9章 危害人体健康的糖分
一旦你只能依赖一种或多种药物度过余生,一旦健康的心脏需要植入最新的医疗器械才能发挥作用,你就会被卷入代价高昂的医疗体系。
数百万美国人就像加里一样,面临着糖打造的医疗迷宫,许多人一旦进入就再也无法回头。
糖是一种强诱导性毒品。现有的研究表明,人生早期接触糖会对大脑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使人更容易产生化学依赖。
糖作为一种强大的表观遗传教练,会指导下一代基因构建出天生渴望甜食的大脑。
通过培养人类对某些化学物质的需求,某些植物已经驯化了人类,并把人类变成了达尔文优胜劣汰战争中的棋子,用他们来统治这片土地。就像大麻中的四氢大麻酚(THC)一样,水果和甘蔗中的糖诱使人类和其他动物替它们传播DNA。
因为精制糖迫使我们重新安排地球表面的植被,每年有数百万英亩的热带雨林被烧毁,以维持不断增长的人口持续不断的嗜糖习惯。
我们也为玉米“打工”。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是玉米统治这个星球的一次巨大飞跃。
糖对我们的影响比任何非法毒品都要危险,因为它的影响潜移默化、无处不在。
正常情况下,单个脑细胞看起来很像一棵树,有数千个叫作树突的分支。一个脑细胞的树突与其他脑细胞的树突接触并交换化学物质,从而使我们拥有记忆、思考和体验情感的能力。毋庸置疑,智力与大脑神经元树突的数量大致成正比。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长因子就像树枝一样神奇地生长;你得到的生长因子越多,你的脑细胞就越活跃,你的思考能力也越强。
甜味剂是最便宜的食品配料之一。因此,随着美国人对糖的味觉感受越来越麻木,工业化食品经历了“甜味的通货膨胀”。这是食品制造商之间的竞赛,看谁在产品中隐藏的糖分更多。
微信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