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化”培训心得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化”培训心得

作者: 梦的翅膀Fan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17:55 被阅读0次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武汉)“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化”网络培训会议。作为学科中心负责人,我同时组织了全体成员共同学习。

         崔允漷教授作为课程领域的标杆人物,从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给大家分享了课标修改的过程和主要变化。指出课程亮点的两大突破和两个推进,以及学科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关系。崔教授以生活中大家熟知的学车为事例说明学科素养就是让学生做事情。指出"怎样将较好的知识结构转变成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教学中研究的中心问题。"知识结构本身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教给学生……在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也就是知识结构化。"学生对最基本的概念有不断理解、反复认识和运用的机会,……学生对最基本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有悟的过程…因此就使学生学习时感到 '难的不难',旧的不旧'、'新的不新',培养学生不断索取知识的能力"的阐述对我触动特别深刻。

         接下来教学领域的标杆人物北师大教授郭华教授,同样提出课程内容结构化问题。指出课程标准提倡注重学生经验,让学生进入课程,在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做到。郭教授引用语文、数学、地理等多门学科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为例,使得课标内容具象化,便于老师们理解和接受,实操性很强。最后,郭华教授与大家共勉并提出要求: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改革者!让我们感觉到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一个人,每一门学科在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下都责任重大。

         来自华东师范教育学院的郭元祥教授主要和大家分享了学科素养学习形态转型问题。郭教授首先对新课程修订方案和课程标准,从教育观、课程观、教育活动观三个方面谈自己的解读和认识。此后,郭教授从核心素养与学科观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学科素养与学习形态的转型。指出学科素养既有共性又有学科差异,例如文化意识就是我们英语学科所特有的。

         华东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提出“全面体现素养导向”(或者说)“全面落实学生素养发展”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这表现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所有方面。最后,陈教授提出需要进一步去探究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在基础理论层面的5个问题:

         1.学生发展的一般"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核心素养"是何种关系?"核心价值观、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还是三种构成要素?它们的含义及具体内容是什么?

        2.义务教育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

        3.学生素养学习或发展的机制与单纯掌握知识的机制有何不同?以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教导过程应有什么调整?

         4.书本知识学习在学生素养发展中的功能与局限是什么?学生素养形成与完善还需要其他何种条件?

         5.促进学生身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课程类型及其结构应做何种调整?

         华中师范大学崔鸿教授以视频的方式,分享了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进程回顾并进行了具体解读。让我们感觉到每一次课标和方案的改革都是国家坚定的教育强国的决心,以及各位专家呕心沥血的敬业负责的精神。

        总之,一下午的培训学习收获满满,我将继续反复学习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化”培训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ux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