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安排好三餐,尤其是肉食,只要做到了精选(肉质)、适量(食用量)、合理(烹调),就不会因食用肉类不当造成身体不适。
张利,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高级配餐师他曾经说过,对于无肉不欢的人来说,肉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大块吃肉也似乎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享受。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得人们对食用各种肉类有了一点戒心,甚至让我们不得不对肉类做出“割舍”之举。
我们为什么要做出“割肉”之举?
(1)肉与激素
消费者会担心现在吃的肉类可能接受过激素的处理。这种激素为雌激素,会使肉质更肥、更嫩,如果经常食用含有这种激素的食物,会导致我们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
(2)摄入过多肉类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首先,心脏病、癌症,尤其是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与肉类的摄入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肉食者要比素食者早10年患各种退行性疾病。
其次,肉类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这是因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机体产生代谢时会产酸,而身体不能承受血液PH值的变化,所以要借助钠和钙这两种碱性物质来中和,就会借用骨头里的钙,因此摄入越多,损失的钙就越多。
怎样合理选择与食用肉类呢?
各种肉类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满足人体需要,适量食用肉类,对人体的益处是很大的。在选择和食用方面为大家提几点建议:
1.选择禽类肉食,因为禽肉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而畜肉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且脂肪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组成,食用过多会引起肥胖和高血脂症,建议在选择畜肉是以瘦肉为主,因为瘦肉中的脂肪含量不高。
为保护心血管适量吃禽肉会更好。如果条件允许鱼类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也是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良好食物来源。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周每人食用畜禽肉280—525克,按每日计算也就是40—75克,这个量可能对于喜食肉的人来说有点少,但是它确实是益于健康的一个量。
3.为防止买到病、死肉类,要到正规超市购买各项指标都达标的肉。
4.合理烹调,以炖、煮等烹饪方式为主,尽量避免腌制、油炸、烟熏,因为这样会在加工过程中易遭受一些致癌物的污染,过多食用这种肉类,可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我们不主张做一个严格素食主义者,只要合理选择、合理烹调、适量食用各种肉类,它也一定会发挥对人体的最大作用。
对于“割肉”之痛,了解了以上内容,相信您的痛感会减弱一些,毕竟健康才是活着的基础。大家要合理安排好三餐,尤其是肉食,只要做到了精选(肉质)、适量(食用量)、合理(烹调),就不会因食用肉类不当造成身体不适。
感谢您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