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总是感觉自己年纪还不大,可年复一年的临界毕业,又感觉自己真的是应该属于成年了。我一直悄悄地去了解自己缺点,也很容易悄悄地不去改变,心理年纪一直赶不上本应该有的年纪,所以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总是“幼稚”,不是我不知道自己太幼稚,只是太贪念这最后可以幼稚的时间。
一天,我们几个一起出去玩,同学叫过来一个老家的朋友一起玩,那哥们来了之后,朋友便开始介绍,“这是...我老家的发小,现在在...工作,大家以后有需要可以找他”,然后朋友的哥们便开始依次与我们轮番握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新朋友不再是通过打架,喝酒,钓鱼,网游,而是通过这种朋友圈去认识新朋友。尤其是以前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握手礼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这是难以拒绝的成人礼,难以去阻止的成长期。
最近一直接着看我之前看了一半的红楼梦,看到了第七十回众女放风筝那一小篇,放风筝又叫做放晦气,将满身的晦气,不详,忧愁,全都发放在风筝之上,然后趁大风乎来之际,风筝最盛之时,决心绞断系着风筝的细线,让晦气,不详与忧愁都随风而去。孩童时放风筝却未绞断过风筝线,毕竟那时候哪里来的如今这么多的忧愁,就算满身的晦气与不详也从未感觉是世界亏欠自己,还是乐呵呵的该哪玩哪玩去。现在,好多同学已经开始为了以后的工作算计,我依旧喜欢乐呵呵的该哪玩哪玩去。
现在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人都开始变得现实,告诉我就算谈恋爱,以后结婚,两个人在一起钱还是要算的,还告诫我找对象一定要找有共同话题的,学历比自己低的,那样婚姻之中自己才能处于主导地位,日子过得才舒服。而我一直关于婚姻的故事想告诉他们:一个指腹为婚的民国故事,男的是一个热爱写作的穷书生,女的是一个没有文化水平的富老板娘,整日穷书生出去写字谋事,富老板娘便在饭馆操劳一天,就是这样一个大家一直感觉没有共同话题,生活不会幸福的两个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夫妻两个和和睦睦,相亲相爱,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被绑在一起,还能把绳子越缠越紧,散乱不开,后来才明白,是因为两个人愿意去相互理解对方,穷书生每日晚上回来总是愿意去帮富老板娘刷碗,而老板娘又理解书生手嫩,不让书生帮忙,一来二去推脱不开那就两个人一起刷碗,而且在刷碗的过程中,书生就讲讲书上书下的故事,老板娘虽然不太懂但书生乐意讲老板娘便乐意听,生活也就越过越好。两个人其实在一起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愿意去理解对方。多少次我都用这个故事去告诉我那些现实的同学,后来换回来的是我的幡然醒悟:这是个故事,我却真当作了现实事。
总不想去长大,成长却是不可抵挡的经历,握手终也成为了难以抗拒的成人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