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跳跃性假设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形成模式: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跳跃性假设会跳过理性思考部分直接帮我们做出行动,例如我们遇到牛人会不自觉的退缩,这就是跳跃性假设在帮我们做决定。
2、放慢思考
怎样避免跳跃性假设的大坑呢?最关键就是放慢思考速度,审视各方决策的合理性、替代性和全面性,找到更合理的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反思。
3、发现思维误区
以见牛人为例,我们的跳跃性假设发出退缩指令,这时停下行动让大脑思考,牛人比普通人可能会更加谦逊,即使被拒绝也比逃避要好,所以更合理的选择是主动尝试接近。
4、产生新知识
反思的时候通过联想串联其他经历,将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组,能产生新知识。
5、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反思日志是进行反思的好方法,不一定要记录大事,从日常小事比如今天你给别人的承诺入手,从你的情绪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我们就能找到改进的方法。
6、生活案例化
最好的反思就是“拆生活”。从普通的生活案例中抽象升华出更广泛的应用结论。小灶的每日最佳清单是一种名誉,这是激励机制,他能让我一大早爬起来写文章。公司的优秀员工、学校的优秀班级都是一种激励机制。
7、分类让反思更生动
将每天的事情进行分类思考,这能督促自己主动思考生活,挖掘细节。
8、复利效应
坚持反思和复盘,会成为持续产生复利效应的工具。
9、反馈
人的行为和进步的改变,往往源自反馈。
10、经验
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