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蒹葭苍苍》第一段的译文。原文是这样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知道这首诗的。那正是我的豆蔻年华,凡是美好的东西对我都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记得当时的语文课本里面没有这首诗,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学到了,可能是收音机里听到的,也可能是某个屋檐角落捡到的一本小人书里看到的。当时不太明白它的含义,更不知道这首诗出自《诗经》。只是凭直觉觉得这首诗有香味,诗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还有一种爱而不得的伤感。这首诗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情窦初开的少女之心。
我努力的想象,在那芦苇旁边是怎样的一位美少女?明目皓齿,雪肌玉肤,婀娜清纯,就算用尽我脑海中所有的词语也不能形容她的万分之一。可是,美少女在河水的另一边,像出水的芙蓉,可远观而不可亵渎。又像白云在青天,可望而不可即。想象让我进入到了一种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有好几年的时间我总是沉浸在那种内心营造的感觉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79058/fdfaf95a028c1918.jpg)
多年以后的一次,我观看一所学校举办的文艺晚会,一位女同学在舞台上表演独舞《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在琼瑶根据诗词改编的歌曲声中,那位女同学舞动着一条长长的白色薄纱,在舞台上深情款款、欲迎还拒的演绎诗词中的情景。娇美的舞姿在薄纱中时隐时现,再加上唯美的舞台效果,简直太完美了,就是我脑海中的那位伊人再现。那场表演再次唤醒了我心中珍藏的美好感觉。
《诗经》里还有很多形容女子美丽的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巧笑倩兮,眉目盼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我常常想,到底什么样的奇女子才配得上这么美的诗句?我更佩服写出这些诗句的诗人们,那该有着怎样一份细腻贞静的心啊,才能写出这么至真至纯、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诗词。
这些诗词穿越几千年,来到我们眼前,可它们依然焕发着灵动的生命力,诗词中蕴涵的情感与我们又是如此相通。读它们时,那未经污染的清亮的情绪会潺潺流向我们的心间,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获得片刻的宁静、纯粹和美好。
闲暇时间我喜欢翻读《诗经》中的诗句,它们是我的在水一方,也是我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