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其实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只有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才会产生同情。
女性的同情心,要比男性来得容易的多。
因为女性的感情更加细腻,情感更加丰富,再加上本能的母性,很容易对弱者产生同情。
同情心固然可贵,但若是同情心泛滥就不好了。
尤其是在选择自己的婚姻时,如果出于同情心跟对方在一起,那么最后受伤害的一定是自己。
58岁的梁阿姨,离婚后一直一个人生活,女儿和亲戚都不在这座城市。
在一次公园庆祝会上,她遇到了32岁的小周。
小周全身脏兮兮的,4天都没吃饭了。
他向梁阿姨求助,希望她能帮自己找个饭店的工作。
梁阿姨得知小周8个月就没了妈妈,11岁就离开家到处流浪。
出于同情,她花钱给他安排了吃住,并为他找了工作。
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有了更多的交集。
有一天,小周在大庭广众之下,单膝下跪向梁阿姨求婚,这一举动彻底惊呆了梁阿姨。
她没想到,这个比自己小26岁的男人会爱上自己,希望与自己结婚。
一开始她非常抗拒,表示只是出于好心,想帮帮这个可怜的男人。
但小周经常不顾别人的眼光,把她抱在怀里,说爱她。
于是,梁阿姨慢慢接受了他,两人冲破层层阻碍结了婚。
可婚后才3个月,梁阿姨就决定分开。
原因是,她觉得小周后悔了。
因为他常常在自己面前说:我的朋友们都说我找了个58岁的老婆,也生不了孩子,我应该找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
梁阿姨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不舒服。
在她看来,她不惜与家人为敌,一意孤行和小周结婚,唯一的支撑就是小周对自己的爱。
现如今,这份爱已经不再坚定了。
那么,她也无需再坚持。
但小周在梁阿姨搬走后,后悔不已,苦苦哀求,一再表明自己从未变心。
最后,梁阿姨还是不忍心看到小周孤苦无依,决定重归于好。
在我看来,梁阿姨的两次决定都不够理智。
第一次,是她决定和小周结婚。
很明显,她对小周更多的是同情。
她退休前是某国企的员工,有文化,有见识。
而小周没读过书,很小就开始流浪,没有一技之长。
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完全不同。
在被求婚之前,她从未想过会和这个男人有什么感情纠葛。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年纪都能生他了,我只是看他可怜,想帮帮他。
第二次,是她决定和小周复合。
在明显感觉到小周结婚后有一些后悔,但她还是不忍心拒绝对方的苦苦哀求。
当小周被问到为什么会找58岁的老婆时,他说:她给我洗衣服、做饭,把我当小孩子,对我很好。跟我年纪相当的女人,嫌弃我条件不好,不愿嫁给我。
其实,这些话就已经表明小周的目的了,他找不到同龄人,就退而求其次,找个年长的女人来照顾自己。
梁阿姨明知对方有所图,却仍然被他表现出来的楚楚可怜、孤苦无依、无人关爱所打动,产生怜悯之心。
同情心本是可贵的,但同情心泛滥,就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决定。
真不知等梁阿姨年纪更大一些,或者生病卧床时,会不会换来小周同样的同情和关怀。
女人还是不要将自己处于如此被动的境地才好。
今日话题:你觉得能因为同情而嫁给对方吗?你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吗?欢迎留言!
—END—
*作者简介:山月君,情感原创作者,乐于倾听,擅长书写,愿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