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仗义身先丧,无谋义子是吕郎。八字定评无异议,董卓不思一命亡。
《三国演义》不好说,但开篇不说又不行。您想一开始就听关云长白马坡斩颜良啊,也没什么意思,您得听出前因后果来,所以《三国》您得慢慢听,别着急。今天吕布就出来了,吕布一出世,刘关张二次出世,十八镇诸侯讨董卓,这书一天比一天热闹。那么,《三国》什么时候能说完呢?我也不知道。其实我说书不磨烦,要是让王先生说呢,从头到尾的,到我听蛐蛐儿叫唤的时候,恐怕他也说不完,因为人家肚子里有货,分析出什么都条条是道。玥波的书说得真不错,梁彦也挺有进步的,他们的进步也有我的帮助,所以他们进步也促使我进步。本来都七十多了,我想我就别进步了,有一天有个好朋友给我提了个醒儿,说:“连先生,您别认为您七十多了,现在的七十多就是过去的六十多。”哦,那我才六十二,我还是进步吧。一遍拆洗一遍新,这回尽量把书说得更好一点儿,也就是经验,您听的是我说书的那个劲儿、味儿,能说到就行了。
今天说吕布出世。上回书说到董卓召集文武百官在温明园议事,要废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从而借这个机会掌握朝中大权,独霸朝纲。文武百官一听,全傻了。一个外任刺史率兵进京勤王,坐在文武百官的正当中,还要谈废一个皇上立一个皇上,这是多大胆子呀!本来吃着喝着呢,大家把筷子一撂,酒杯一撂,全都抬头看着董卓,不敢言语了。这时候,荆州刺史丁原站起来,一瞪眼:“你董卓不过是一个外任刺史,从没参与过朝政,怎么敢强主废立之事?再说今上自从即位以来,虽说时间不长,但没有任何过失。难道说你要造反吗?”丁原为什么这么横?因为丁原不仅是刺史,而且还是执金吾,等于是卫戍区司令,掌握兵权。丁刺史是一个正人君子,他来到朝中,是可以在京畿安营扎寨的。
您要听《东汉》,刘秀刘文叔复兴汉室,他说过:“娶妻当娶阴丽华,做官当做执金吾。”刘秀从小念书立志:娶媳妇娶了阴丽华,我就知足了,阴丽华漂亮,不然刘秀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做官我做到执金吾,也就是卫戍区司令,我就知足了。没想到历史舞台把他推向了汉室复兴,如同曹操当初并没想过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当初当一个安喜县县尉也很知足了——后来把他们推到三分天下的位置,这是历史的推动。
现在董卓来了,他是一个大野心家、大军阀,所以才能说出废立这样的话来。丁原敢挺身而出,斥责董卓,因为他手里也掌握兵权呢,不怕董卓。可董卓是食人之人,张嘴就要吃人,和这种人没理可讲。董卓站起身形,攥宝剑把儿按绷簧,“嚓楞楞”,宝剑出匣,举起宝剑,两眼一瞪:“我劈了你!”丁原也不示弱,“啪”,一拍桌子,站起来了,迎着董卓就过去了。这时候,董卓的女婿、谋士李儒在后面扽了一下儿他的袖子,因为汉朝的衣服是宽袖,就轻轻一扽。董卓很敏感,回头看了一眼李儒,李儒用眼神一领,董卓顺着他的眼神一看:“呀……”董卓愣了。在丁原身背后站着一个人,“器宇轩昂,威风凛凛”,八个字,这是《三国演义》原文。这个人年纪轻轻,身高七尺,头上千层的杀气,面前百步的威风。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百花战袍,肋下佩剑,手里拿着画杆方天戟。双眉一挑,两眼恶狠狠盯着董卓,手上的气力已然贯到画杆方天戟上了。别瞧李儒是个文士,他明白,如果董卓一过去,丁原还没死,这个人大戟往前一递,董卓就得命丧戟下。这人是谁?三国第一勇将吕布吕奉先。
李儒心说:我的老丈人,您这宝剑下去,丁原没死,您可就死啦,就得死在戟下了。“主公,今天文武百官到此欢宴,怎么能谈废立之事呢?来日方长,咱们到都堂再议,现在可以不说了。”董卓举着宝剑的手这才慢慢放下来,他瞧着吕布,吕布手中的画戟突突直颤。这时文武百官也站起来了,大家伙儿劝丁原吧:“丁刺史,事情可以商议,有话好好说,千万不要生气。”明白人可就往出劝:“丁刺史,您回去休息吧。”众人这一劝,丁原往外走,吕布在丁刺史身后跟着。文武百官中有敢说话的,有不敢说话的。董卓仗剑而立,他没有往后退一步。丁原往出走,一回头:“哼!”丁原心说:董卓,有我丁原在,你谈废立之事还早点儿。吕布手持大戟,回头恶狠狠看了一眼董卓,就这个眼神,董卓铭记在心。
众人把丁原劝走了,董卓回到座位上:“哼!众位,丁原不识好歹,他已然走了。老夫所谈废立之事,众位以为如何呀?”您说,董卓这是什么口气?丁原不明事理,现在我仍然要谈废立之事,你们觉得怎么样?他跟谁称老夫,大家心里能不琢磨吗?名义上请我们到温明园来饮宴,董卓最后一个到的;漫不经心来到主位一坐,张口就谈废立之事;再瞧董卓身后四员大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全身披挂;再瞧李儒,大家全都战战兢兢啊。宫中大乱,好容易才踏实下来,董卓又借酒宴之际跟大家商议废立之事,这叫什么商议呀?宝剑在手,意思就是不从者斩,这肯定是李儒出的主意。文武官员谁也不敢说话,全都瞧着董卓。这时候,太傅袁隗身边站起一个人来:“明公差矣。”董卓心说:真有胆儿大的,还有敢说话的。顺声音一看,认识,中郎将尚书卢植。董卓知道卢植在朝中很有声望,竟然说我董卓说得不对,不由得把宝剑把儿往下一顺,双手一扶大腿,两只眼睛瞪着卢植。大家一看,卢尚书说话,可有分量,全都洗耳恭听。
卢植用手指着董卓说:“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卢植说的是关于废立之事的两个典故。头一个是伊尹,商汤拜伊尹,伊尹是商汤手下的贤相,他不叫伊尹,叫伊,就是伊拉克的伊,官职是尹。他是有莘国的陪嫁之臣,莘,草字头加一个辛字,这个字念shēn。有莘国的闺女嫁给了汤王,他是陪嫁之臣,有大才,商汤用他。但商汤死后,往下传,传到商汤的孙子太甲的时候,伊尹仍然保着太甲。没想到太甲即位之后,不称君王之职,办的坏事太多了。伊尹就把太甲放到桐宫地宫里,你上那儿去反省三年。桐宫在而今山西万荣县的西边。三年以后,太甲明白了,悔过自新,到太庙跪倒磕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发誓今后要好好为国家社稷着想。这样,伊尹仍然把国家大权还给太甲。伊尹就是中国历史上头一个做废立之事的人。第二个是昌邑王刘贺。汉武帝死后,托孤之臣是霍光,霍光保的是武帝的儿子昭帝。昭帝死了,他没有儿子,霍光就迎立昌邑王刘贺进京,承继汉统。史书上写得很清楚,昌邑王刘贺即位二十七天,造恶三千余条。我一算,一天作恶一百多条,他连拉屎撒尿的工夫都没有,甭说睡觉了。二十七天做了三千多件坏事,这人可以说坏到头儿了。霍光没有办法,跟文武群臣商量,“告太庙而废之”,到太庙跪倒磕头,说明我立的这个人不对。然后把刘贺废了,另换新君。
卢植又告诉董卓,圣人说过,如果你跟伊尹一样,是个贤臣,你可以废帝另立新君;或者是让他去反省,将来他改正了错误,再让他执掌国家大权。如果你没有和伊尹一样的志向,你废一帝立一帝,那就是想篡位,想独霸朝纲。刚才说了,伊尹和霍光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做废立之事的大臣,那圣人干吗不说“有伊、霍之才则可,无伊、霍之才则篡也”?因为孔圣人是春秋时代的人,而霍光是汉朝的人,所以说书绝不能胡说。
卢植说得对不对?对。那卢植为什么不在丁原前边指责董卓?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可悲。卢植是个知识分子,丁原是武夫,仗义而起,亮出宝剑来,你要是打算废帝,我就跟你董卓对着干,大家劝开了。卢植一看,众人都不说了,那我说吧,我挺有威望的,反正董卓也不能杀我,董卓想跟我动手,大家伙儿也会劝啊。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弱点。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专家评的,我觉得评得还是挺有道理的。凡是我说得有点儿二乎(注:北京土语,疑惑、犹豫的意思)的,您能乐的,那都不是我连丽如说的,都是别人说的(听众全笑了)。
卢植说完,当然董卓还是不讲理,二次亮剑,“嚓楞楞”,宝剑出匣,往前一递。卢植不能示弱啊,站起来往四下一看,心说:你们倒是赶紧说话呀。议郎彭伯站起来,用手一拦:“董公,慢慢慢。卢尚书百官皆敬,海内外声望巨大,如果您把他杀了,天下震惊,恐怕于董公不利。”彭伯也会劝。卢植在朝中很有威望,天下人非常敬仰他,如果你把他杀了,天下震惊,这会对你不利。这时候,司徒王允站起来了:“董公,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还是日后再议吧。”大家这么劝,把这件事就压下来了。
司徒王允,已然提过两回了,说话是两回,出现是三回。王允跟着太尉杨彪,还有袁绍、鲍信他们迎接皇上,到了北邙;董卓带着铁甲军进城之后,鲍信找到袁绍,然后又找到王允,让他们除掉董卓,王允说了四个字,且容商议;今天王允又说话了,这是他第二次说话,第三次露面。看起来王允是胸有成竹,是有想法的,不贸然行动,他对董卓的行径已然看透了。所以才有日后王允巧使连环计,吕布刺董卓。其实看《三国》啊,挺脑袋疼的,有时候别看就几个字,您都得琢磨。
书不说废话。众人这一劝,董卓往后一退,文武百官借机全都散去了。“啊,对,改日再议,改日再议。”董卓不好送也不好不送,他要的就是权威,而且这个人蛮不讲理。李儒搀着董卓到了温明园门口,给大家一个面子,文武百官上马的上马,坐车的坐车,都走了。董卓站在园门口,手攥宝剑把儿,另一只手一捋胡须,看了看文武百官的后影儿,晃身形刚要乐,那意思是别瞧我是外任刺史,你们谁也不敢惹我。就在这时,突然之间,一匹战马奔跑如飞,“啊呀呀呀呀”,就在温明园外来回驰骋。董卓顺声音一看:“呀……”一匹战马,鞍韂嚼环鲜明。马上一个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百花战袍,掌中一条画杆方天戟,两只眼睛瞪圆了,就瞪着董卓,掌中大戟的戟杆都颤了,戟缨都圆了,恨不得过来一戟就把董卓刺死。李儒赶忙用手一扽董卓:“主公。”“啊……这是何人?”“主公,这就是丁原的义子干儿,姓吕名布字奉先,您还是暂时避一避锋芒吧。”李儒愣把董卓圈进了温明园中。董卓回头再看吕布:哦,原来是丁原的义子。您看,就李儒这一劝,说明吕布有多大的威名。当天董卓就住在温明园。
第二天早上起来,洗脸漱口,吃完早饭,董卓坐在这儿喝茶。就在这时,外边响了炮了,“叨”,声音在城外。李儒迈步进来了:“主公,现在丁原在城外列队叫战。”“哦?哈哈!来呀,点兵三千,出城一战。”李儒赶紧往下传令,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众战将顶盔贯甲,罩袍束带,拴扎什物,全身披挂整齐。董卓也是全身披挂,走出温明园,拢丝缰认镫扳鞍上马,三千人马齐队,杀出城外,炮声一响,把阵势列开,董卓在大旗之下压住全军大队。对面丁原的人马把阵势也列开了,两军人马把阵势列圆。董卓刚要说话,丁原双足一点镫,镫带绷镫绳,催马直临疆场。在丁原的身后,就是义子干儿吕布吕奉先,跟丁刺史差着一个马头。董卓一看,你出来了,那我得迎着,往前一催马就过去了,李儒赶紧跟了上来。两个人在疆场上见面了,董卓一端肩膀,双眉一挑,二目一瞪,心说:丁原,我不怕你。丁原用手一指:“董卓,而今大汉不幸,阉官掌权,致使百姓遭受涂炭。你一个外任刺史,敢来到洛阳强主废立之事,你就是要叛反朝廷!”董卓能爱听吗?刚要答言,这时吕布吕奉先双手一捋画杆方天戟,挺戟直奔董卓。“啊呀呀呀呀”,“唰”,大戟奔董卓就刺来了。董卓马一拨头,往回就败。李儒跟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往回一圈马,带着大队人马往下就败。丁原仗着吕布的威风,往前追杀,海水涨潮一般,这一仗就打完了。您说,我说得快不快?董卓败出三十里地,扎下一座行营,来到中军大帐,摘盔卸甲脱战袍,往帅案后一坐。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带着众战将参见主公,然后往两旁边一站,文武齐备。
董卓看了看手下众人:“众位,吕布非常人也,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您看,董卓口口声声都是天下,就是为得天下来的。这要是刘备,就不会这么说了。“哎呀,吕布可了不得,不知吕布是何如人也,他为什么这么勇啊?我该怎样对待吕布呢?”董卓不是,吕布不是平常人,我得了吕布,一定能得天下,所以誓得吕布。这时候,有一个人抱拳拱手,迈步走出。“主公,吕布乃五原郡九原人,跟我是同乡。我知道吕布这个人勇而无谋,见利忘义。主公您要是爱吕布,凭我三寸不烂之舌、两行伶牙俐齿,我就能顺说吕布归降主公,弃丁原而来。”“哦?”董卓手捋胡须,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个细高挑儿,看岁数已然四十往外了,起码得四十四五岁了,白净的面皮,白中透黄,三绺墨髯黑胡须,顶着盔,贯着甲,肋下佩戴一口宝剑,两只眼睛有点儿狡黠,这人有点儿阴险,可是很聪明。董卓一看,正是自己手下的虎贲中郎将,姓李叫李肃。说书总说虎贲军,守着皇宫,保卫国都的治安;虎贲中郎将就是虎贲军的头儿,专门负责皇宫以及皇宫周围的安全,保护皇上、保护太后、保护太子的。五原郡九原,而今包头附近,吕布是那儿的人,我和吕布是同乡。吕布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我能说反吕布,让他弃丁原而保您。您看,多肯定。李肃给了吕布八个字的定评,到现在也改不了了,“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董卓一听:“李中郎,何以说之?”董卓是个脆生(注:北京土语,形容声音清脆、回答干脆响亮、行动果断)人,你怎么去劝他归降,用什么办法能够说降吕布?“主公,我听说您有一匹千里马,名曰赤兔。请主公把此马给我,我给吕布送去,再配以黄金、珠宝,凭某下说词,就能让吕布弃丁原而归顺主公。”“哦……”董卓看了看李肃,又歪头看了看李儒:“此法可行乎?”这办法行不行?李儒往前溜达了两步:“主公,您欲取天下,何惜一马?”您想要得到天下,又怎能在乎一匹马呢?您看,董卓说,要是得了吕布,何虑天下哉;李儒就说,您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听听姑爷说的,再听听老丈人说的,到京城干吗来了?就是要得天下。“李肃,再给你黄金千两、玉带一条、明珠数十颗,你顺说吕布来降。”“遵令。”
李肃牵着董卓的这匹赤兔千里马,拿着一个包袱,里面有黄金千两、玉带一条、明珠数十颗,出了大营。什么时间?星斗出全,天已然黑了。李肃骑着赤兔马,遘奔吕布的营寨。现在丁原跟董卓两军对垒,那是敌我双方,都有探马,都有刺探军情的人。李肃骑着马往前走,离着吕布的军营近了,甩镫离鞍下马,拉着马继续往前走,看守营门的军校就给拦住了。“站住!干什么的?口令。”“别着急,这是不是吕布吕奉先将军的大营?”“是啊,你是干什么的?通名报姓。”“请你们急速回禀吕将军,就说故人来访。”“什么?”“请回禀吕将军,有故人来访。”“我们吕将军没雇人啊,手下人挺齐备的,连老妈子都有了,不雇人。”“嗐,我是他同乡,你们就说是老乡来访。”“这不结了吗,老乡就老乡吧,等着。”李肃在吕布的军营门口等着,当兵的有人看着李肃,有人赶紧禀报吕布。“将军,营门外有您的同乡来见您。”吕布这儿正闷得慌呢:“有请。”当兵的出来,把李肃接进来,把赤兔马在营门里面一拴:“您请吧。”
李肃提溜着小包袱来到吕布的寝帐,吕布出来一看是李肃,也是多年未见了。“兄长别来无恙?”“贤弟,你好啊,想煞为兄。”“兄长,哪阵香风把你给吹来了,现在何处高就?”您看,现在遇见朋友也是这么问:“您在哪儿发财呢?”“我说书呢。”吕布问李肃在何处高就,李肃说:“哦,我现在是虎贲中郎将。”“哥哥请。”“贤弟请。”这是李肃的高明之处,不能说我在董卓那儿呢,要说我在董卓手下,一下儿就吹了。李肃不那么说,就说我现在是虎贲中郎将。吕布把李肃让到帐中,当兵的伺候着,李肃用手巾搌了搌脸,漱了漱口,有人沏上茶来。“哥哥,您怎么有闲工夫上我这儿来呀?”“贤弟,我跟你是同乡,一起长大。现在你胯下马,掌中画杆方天戟,天下第一的英雄,我听说你在匡复社稷,愚兄喜之不尽。”拍马屁得会说。听说你在匡扶社稷,保着丁原,为了大汉朝跟董卓斗,我喜之不尽。吕布当然爱听,当时脸上就有了得意之色。“现在我有一匹好马,名曰赤兔,登山渡水,如履平地,日行千里。这匹马正配贤弟你,所以我把这匹马送来,你好为国家立下大功。”“哦……”吕布一听好马,两只眼睛都瞪圆了,喜上眉梢。“马在何处?”吕布这个人就是头脑简单。
咱们就拿现在举例子吧,咱们就拿现在举例子吧,突然来了一个小学同学,两个人已然三十年没见了。“哥哥,你干吗来了?”“呵呵,我有两辆好车,今天给你送来了。”“什么好车啊?”“这个……凯迪拉克,还有一辆次一点儿的是四个圈儿。”“那好啊,谢谢你。”谢什么呀?人家干吗给你送来?我把车送来,你得把你公司的秘密告诉我,我带你上那边去,没有白给的。
吕布头脑简单:“马在何处?”他急着要看马,战将全都爱马。“现在营门口。”“来来来,将马牵来。”吕布拉着李肃的手,两个人走到寝帐外。这时候当兵的赶紧跑到营门口去牵这匹赤兔千里马,拉到吕布的面前。吕布借助星斗、月色光华这一看:“呀……”话都说不出来了。这匹马高八尺,蹄至背;长丈二,头至尾;鬃尾乱乍,膘满肉肥,浑身上下一根杂毛都没有,跟赤炭似的那么红,这要在阳光底下一跑,太漂亮了。马肚子底下的毛,“欻欻欻”,一个旋儿跟着一个旋儿,其实这不叫旋儿,这叫肚下生鳞。这匹马漂亮啊,骆驼头,蛤蟆面,竹签儿的耳朵,小豹子眼,细七寸大蹄碗儿,鬃尾乱乍,踢跳咆哮。吕布一看,不由得赞叹:“好马!”吕布识马呀,一看就知道是天下第一的宝马良驹,再没有比这匹马更好的了。马是战将的两条腿,战将看见了好马,就是爱。吕布心说:有画杆方天戟,再凭此马,天下第一。他不由得伸手就去摸这匹赤兔马。他一碰这匹马的马毛,想着往下捋,捋到三叉骨这儿,要瞧瞧这匹马能不能经得住我吕布的力气,感觉到这匹马能抗住我的劲儿,也就知道这匹马的马力了。吕布双手顺着马头往下一捋,就刚捋这一下儿,赤兔马善通人性,心说:爷们儿,要看看我怎么样?一声长嘶,两条前腿往起一立,龙吟虎啸之声,腾云入海之状。甭说吕布,旁边的营中战将和兵士全都看呆了,好一匹宝马良驹,鞍韂嚼环鲜明。您想,这么好的马,董卓能不配一套好的鞍韂吗?
吕布冲着李肃抱拳拱手,深施一礼:“谢兄长。兄长赐我龙驹,我何以为报啊?”还算是稍微明白点儿,您送给我这么好的一匹千里马,我拿什么报答您啊?其实他还是不明白,李肃一个普普通通的虎贲中郎将,跟你只是同乡,他哪儿来的好马?真有好马,为什么送给你呀?给你你就要,还得说一句何以为报?“哎呀,贤弟,愚兄为义气而来,不图一报。”吕布让手下亲兵把这匹赤兔千里马拉到自己的马圈,刷饮喂遛,然后把李肃再次让到寝帐。“哥哥,请。”两个人坐下来。“来,摆上酒宴。”人家给了你一匹好马,你还不给人家弄点儿好吃的?一会儿的工夫,丝儿溜片儿炒,弄几个凉菜、热菜,酒也热得了,哥儿俩坐这儿喝酒。《三国演义》原文写“酒酣”,已然喝得差不多了,两个人开始聊天儿了。
今天这段书是李肃说吕布,李肃劝吕布弃丁原而归降董卓。劝人归降,得有三个条件: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义。诱之以利,我必须给你利益,你才能听我的话;动之以情,我得说动你的感情;晓之以义,这个义不是天下大义的义,而是讲义气的义,我得让你明白我说的是正确的,是讲义气的,你应当按照我的话做。所以说劝人归降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再者说,现在李肃要劝吕布宰他爸爸。在中国历史上,逼宫的有,劝人杀爹、杀娘、杀师父,劝人干各种缺德事的都有,但您看《三国》,劝人杀干爹,李肃是最有本事、最阴险的一个。
书归正文。吕布和李肃都有点儿喝多了,吕布高兴啊,得了这么一匹好马。“哥哥,您喝。”“兄弟,你胯下马,掌中画杆方天戟,天下第一的勇将。”“哎呀,哥哥夸奖了,小弟我哪儿有那么大的本事。”“哎,你确实是天下第一,戟法太高了。”顺情说好话,一句句往前说。“兄弟,咱们哥儿俩多少年没见了?”“哟,那可有年头儿没见了。”“令尊大人可好啊,能不能见上一见呢?”“啊?”吕布一下儿就愣了。李肃说到令尊,说的是吕布的爸爸,得是吕姓之人。令尊嘛,不能问你干爹怎么着了。吕布一低头:“哥哥,你开车来没有啊?”“怎么着?”“我得给你请个代驾,喝多了酒驾可不行。”(注:包袱儿)“我没有啊,没喝多。”“哥哥,您怎么这么说话呀。您跟我是同乡,您知道我从小丧父,我没有父亲啊。”“哎呀,我说的是丁原丁刺史啊。”您说,李肃恶不恶?又恶又妙。我问你令尊,你说你父亲死了;我知道你父亲死了,我问的是丁原,实际上我是在羞辱你,寒碜你,你姓吕,你爸爸怎么叫丁原呢?吕布一低头,脸一红:“唉,出于无奈耳。”这就是李肃的办法,逼得你自个儿往出说。“哎呀,贤弟,我刚才说了,你是天下第一的勇将。凭兄弟的模样,凭兄弟的能为,有擎天架海之才,能够名扬四海,天下皆知。得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怎么会出于无奈,甘于人下呢?”你能耐太大了,想得功名富贵,兜里掏东西这么容易,干吗要保丁原呢?就差没点明白,你为什么要管丁原叫干爹了。“唉,只恨我吕布生不逢时,未遇英明之主。”李肃厉害,逼着你往出说话,你一说没遇到英明之主,我这儿有一个,就是董卓,这话就可以送过去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找一个英明之主还不容易吗?可有一节,你要是遇见了英明之主,可不能放过,不然悔之晚矣。”李肃拿话逗吕布,逼吕布自个儿问。“可我目不识人啊。哥哥,在朝中我看不出来谁是英雄。”李肃妙就妙在让你吕布得来问我。
问到这儿了,李肃高兴了。“兄弟,跟你直说吧。朝廷之中,董卓董刺史为人慷慨,礼贤下士,重用贤能,胸怀宽阔,这个人可称英雄。”当然,董卓不是李肃说的这样的人,但李肃必须要拿这样的话勾引吕布,因为吕布见利忘义。吕布想了想,一声长叹:“唉!可惜我无门路可进。”又被李肃逼出一句来。这时,李肃站起来,把包袱往这儿一搁,然后打开,吕布当时眼睛就瞪圆了。玉带一条,您别小看吕布,是个玩家,一瞧就知道是新疆和田羊脂玉;黄金千两,眼珠是黑的,银子是白的,金子是黄的,全都认得出来;还有明珠数十颗,七分为珠,八分为宝,这些珠子颗颗都一样大,都在八分半以上。“哥哥,这是何意?”“请你屏退左右。”吕布明白了:“尔等退出帐去。”手下人全都出去了,帐中就剩下李肃和吕布了。李肃微微一笑:“贤弟,我一个虎贲中郎将,上哪儿能得到这么些宝物啊,这都是董公所赠。连同刚才送与贤弟的赤兔千里马,也是董公所爱,特地赠与贤弟。”“哎呀……”这就是李肃成功之处。劝人归降,光拿嘴说不行,虽然你有伶牙俐齿,再能说,得把人说得动了情,抓住对方的弱点,说得他通体舒服,那才行呢。这就说明李肃掌握了吕布的人性: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我把利给你,你就能忘了义,你还是丁原的干儿子吗?别忘了,赤兔千里马,还有这么多金银珠宝,都是董公赐给你的。
吕布说:“哥哥,董公送我这些东西,如此见爱,我何以报之?”我拿什么报答他呀?李肃一摆手,不回答这个问题。“贤弟,哥哥我的能耐跟你怎么比呀?就我这点儿水,就我这点儿泥,董公用我为虎贲中郎将,我领的是虎贲军,掌管的是皇宫安全。而贤弟你,胯下马,掌中戟,纵横天下,无人能敌,你要是投奔董公,必然贵不可言。”“啪”的一下儿,吕布的心就定了砣了。连李肃保了董卓都是虎贲中郎将,董卓把这些礼物送给我,肯定是没送给李肃,他这么爱我,让我前去投他,我一定大富大贵。吕布一抱拳:“哥哥,可恨我没有涓涘之功,作为进见之礼。”什么叫涓涘之功?就是指微小的功劳。没有一丁点儿功劳作为进见之礼,我怎么去见董卓?李肃一听,那还不拿话勾啊。“立功好办。贤弟,你要是打算立功,就在翻手之间,恐怕你不肯哪。”这话已然点出来了,干吗呀?你把你干爹宰了。你多大的能耐呀,一翻巴掌就能给他宰了,趁他不留神给他一刀,脑袋就掉了。但李肃不说出来。这就是李肃绝,再逼你一步。
《三国演义》原文写“布沉吟良久”。吕布低头也在想,也在琢磨,他知道现在他保着丁原,丁原跟董卓对着干,董卓的敌人就是丁原。把丁原除去了,董卓就没有敌人,他就可以独霸朝纲了。但董卓怕谁?怕的不是他丁原,而是我吕布。只要我投奔了董卓,就不单单是赤兔千里马了。还没见面就送给我这么多礼物,要是我真保了董卓,必然贵不可言。董卓将来称霸于天下,我胯下马,掌中画杆方天戟,在董卓手下身为主将,将来有享不尽的荣华、受不尽的富贵。吕布反复思量,最后拿定主意了:“哥哥,我取丁建阳项上人头,以报董公,前去归降,你看如何?”您看,逼着儿子宰爹,李肃是最棒的。李肃自己不说,逼着你说,就等你自己说出来要宰你爸爸,那我可就要再逼一步了。“贤弟要能如此,那可是莫大之功。但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我告辞了,明天等候贤弟的佳音。”那我就得催你了,你得快。所以李肃这个人相当恶毒,毛宗岗父子评论李肃“恶极,妙极”。“哥哥慢走,我不送了。明天我提着丁建阳的人头前去面见哥哥,请你引荐我归降董公。”“好,一言为定!”
李肃走了,吕布吕奉先手提宝剑,直奔丁原的寝帐。这段书叫“馈金珠李肃说吕布”,引出吕布刺丁原、孟德献刀、中牟县捉曹放曹等等热闹回目。谢谢众位,下回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