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的第四天,我读完了拆书帮的赵周老师的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也是我读的第三本关于高效阅读主题的书。
- 4月第一天读的 《高效阅读》,让我明确读书的目的,通过调整状态、快速完成读完一本书以及快速输出的目标。
- 第三天读的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则让我了解如何建立自己的阅读习惯、形成SOP,提高阅读和输出的效率。
今天读完的 《这样读书就够了》,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在阅读后通过反思和追问的方法,结合书中内容和自身经验,深挖知识内容和价值,扩宽知识的边界和深度。
我相信持续通过这种方法思考锻炼,一定能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和对深度信息的解读和思考能力。
文章中提到的用 「RIA便签法」 做读书笔记我会单独做一次整理,结合其他文章和自己经验的阅读方法推荐给大家。
今天,主要还是想分享对我影响最大的反思与追问的方法 「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
追问前因后果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 前: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明确读书的目的)
- 因: 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和排除这些假设?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假设前提是什么)
- 后: 若依照信息去做之后会怎么样?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 果: 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明确适用边界
整理的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 适: 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 用: 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等)?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 边: 从前有没有类似(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 界: 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届哪里?
「我的收获」
- 阅读的过程可以很快,但整理、思考的过程需要慢下来。掌握思考的方法,让思考也能“快”起来。
- 读书做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过程和做产品的竞品分析很类似:
- 做竞品分析也需要思考竞品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反例
- 我们应不应该做这个功能,做了会怎么样、不做又会怎么样?
- 我们的产品的边界范围是什么?
「下一步行动计划」
- 读完3本关于高效阅读的书了,需要尽快整理和迭代自己的读书SOP
- 针对最近工作中刚完成竞品分析、开始产品设计的工作,整理一份竞品分析/产品设计相关的学习清单,结合自身经验输出一份如何做竞品分析报告的产品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