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人皆为艺术家:从画作中学习美,到自然与生活中感受美

人人皆为艺术家:从画作中学习美,到自然与生活中感受美

作者: 西达雅 | 来源:发表于2020-06-23 11:25 被阅读0次

去国外旅游,必去目的地之一就是各种博物馆、艺术中心。然而,每每走进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神圣之地,很多人就会莫名犯憷,心里没底。

究其原因,是我们自认为自己没有受过专业艺术教育和熏陶,去看这些画作、雕塑等艺术作品时,只是抱着一种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心态,对于那些大师的经典名作所呈现和表达内容没有认知。

殊不知,这种带着目的性的欣赏和解读,让我们陷入了对美敬而远之的误区。

对于艺术作品,如何去欣赏,意大利艺术家画家莱奥纳多·达·芬奇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学习怎样看,才能懂得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在《看画:如何欣赏世界名画》一书中,作者查尔斯·亨利·卡芬坦言,自己创作的初衷很简单,即给大家普及一些画作欣赏的一些基本概念,帮助我们不仅能从画作中,更能延伸到自然以及生活中找到更多的美感,并且能够表达出这种对美感的享受。

他认为,所谓的艺术家只是用某种具有美感的形式,将具有美感的概念表达出来的人而已。

他们并非高高在上,他们的作品也并非“曲高和寡”,相反,当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自然与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培养和拓展我们的感知能力,便是成功了。

作为一名作家、艺术评论家,早在1897年查尔斯就多次在《纽约邮报》《纽约太阳报》等刊物刊登文艺评论作品。不同于绝大多数艺术评论家的故作深奥、卖弄文采,查尔斯总能深入浅出地阐述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哲学的美。这一点深深到广大普通读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好感。其中,他还致力于艺术通史启蒙教育,他的多部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作品成为了美国中小学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读书目。

在书中,作者结合了大量的世界经典名画,如拉斐尔的《圣礼的争辩》《法治社会》、米勒的《播种者》、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等,他从对美的感受出发,将自然与艺术的对比、名画的构图、形式与色彩、画法与动机等多个方面概念,深入浅出地讲述,引导我们读者走进欣赏世界名画的大门,不断提高对绘画作品的鉴赏水平。

比如讲到画作技法中“明暗对照法”,即光线与黑暗之间的对比参照,作者举例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伟大的画家马萨乔的作品《纳税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画作中基督头部所处的透明视觉消失点、其中人物眼部明暗对比等等方面。

并以此告诉我们,一个有体积的物体,其最接近光线的部分会反射绝大多数的光线,离光线越远反射的就越少,而那些完全没有接触到光线的部分,看上去则是一片黑暗。这种明暗的认知根植于每个画家心中,也成为了他们看待物体视角,渐渐形成绘画技法,最终在他们的画笔下呈现。

当然,对于毫无绘画基础的小白来说,要读懂这些绘画的概念,鉴赏一幅画还是存在困难的,但是不要紧,我们只要能够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欣赏一幅画作,懂得单纯从画作的形式与色彩去欣赏其美感,感受它的主题,了解它的动机与表达的观点,便已经是很难得了。

所以,关于一幅画该怎么看,作者提到了很关键的一个点,即普通人与艺术家其实某些本能是共享的,比如对秩序与组织追求的本能、对平衡和愉悦追求的本能,以及对韵律性与重复行为追求的本能等等,这些都会增强我们的愉悦感。

意思是,即便我们不甚了解一幅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所用技法,也能够通过这种视觉呈现的魔力,陷入无尽的想象,这种对美的感受便是我们作为普通人,靠近和追求艺术真谛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皆为艺术家:从画作中学习美,到自然与生活中感受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ea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