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是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害:伤也!从宀、从口、丯(jiè)声。宀指房屋,祸尝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丯,艸蔡也,象艸生之散乱也,是芥的古字,一般做偏旁用。
芥指乱草,如孟子曰:“君之视臣如土芥。”
也有一说,“丯”即械字的初文,义为戴上镣。害字从宀、从口、从丯,丯亦声,义为伤害,其结构包含了伤害发生的地点:室内,人物:家庭内部,原因:因为开口骂人,可悲的结局:戴上镣铐。
另一说认为:害像房梁和支柱突出的房屋形,大概是暴风过后,房盖被掀掉,只剩下支架。“害”的本义是灾难、灾害。
害也指祸,如《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又如《系辞》:“损以远害,益以兴利。”
害也指要害、厌恶,如《史记·燕世家》:“燕昭王使乐毅约赵楚伐齐,诸侯害齐湣王骄暴,皆许之。”
杀:戮也,指事字。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
繁体杀为形声字。从杀,殳声,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如《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又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杀也有死的意思,如《孟子》:“凶年不能杀。”
杀也有忘的意思,如《庄子·大宗师》:“杀生者不死。”
杀还有消减的意思,如“杀风景。”也有收束的意思,如“杀价”也有搏斗的意思,如“杀出重围”等。
杀也有获的意思,如《礼·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
杀也指凋落,如黄巢《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杀用于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如《文选·古诗十九首·其十四》:“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杀也是一个稀有姓氏,战国时,韩国有杀奚之官,后人以官名为。
成:毕也!许慎《说文解字》认为“成”是个形声字,“戊”为形旁,“丁”为声旁。
也有一些资料认为“成”是个会意字,他们认为“戌”左下一竖是“十”字(“十”字在甲骨文中是一纵竖),数始于一而终于十。
凡事到了“终”点,便有“成”意,“成”(完功、变为)意便由此而来。如《三国志》:“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也有一说,成字仿佛有以人斧劈斩一木以表示“决心”、“发誓”,表示“已毕其功”之意。
文字学家康殷引用《左传》的“秦晋为成”认为:东周时代战败乞和叫“行成”、“求成”,签订和约叫“成",并说大抵都要斩物以作盟誓,这是古代的民俗,能解释“成”字为什么要以“戌”为基文。
故“成”字因而有“就”、“这”、“乎”、“定”等意。据形探义,也有一定的道理。
成也有变成、成为之意,如《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成也指成全、促成,如“成人之美”,也指成果、成就,如“一事无成”。
成也指已成的、旧有的、现成的,如成见、成规、成药。
成也指达到一个完整的数量单位,如成天、成年累月。人们把十分之一叫做成,如一成、两成。
成又指姓,出上谷、东郡二望。本自周文王子成伯之后。又指汉复姓,如《庄子》有务成子、广成子、颜成子游、伯成子髙。《韩子》有容成子。《列子》有考成子。《世本》曰:“宋有大夫老成方。”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
孔子在这里对“志士仁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认为“志士仁人”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
孔子热爱生命,他曾提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但在面对“仁”时,则没有丝毫的苟且,因为“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
孟子把“杀身成仁”阐发为:“舍身取义”,这种思想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是我们华夏儿女面对民族大义时的精神支柱。
杀身成仁谭嗣同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乏舍身取义的人,他们奉献自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全天下人的利益。
比如谭嗣同,他是官二代,他的父亲谭继洵是当时湖北巡抚。他并不贫穷,他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为了唤醒国人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认识,以求变法图强,他宁肯流血牺牲!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号壮飞,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今湖南省浏阳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谭嗣同五岁,时得重病,昏死三日,竟又奇迹般复活,故名“复生”。
谭嗣同早年间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他不喜欢传统的“八股文”,而是喜欢讲经世济民的学问,做学问比较务实,好交天下侠士。曾和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1877年(光绪三年),谭嗣同在浏阳与唐才常订交,他又师从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
1884年(光绪十年),谭嗣同离家出走,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
当他看到在清朝统治者的治理下,民不聊生,满目疮痍,顿时悲从中而来。
1888年(光绪十四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再次被列强瓜分。康有为联合考科举人士1000号人物,进行“公车上书”,上书给光绪帝,鼓动变法图强。
时年30岁的谭嗣同在家乡满怀忧愤,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
谭嗣同还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2月,谭嗣同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后奉父命,做了江苏候补知府,在从北京去江苏任职的途中游历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2月,谭嗣同回到湖南,在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支持下,与唐才常等倡办时务学堂,他首先加强了时务学堂中维新派力量。
1898年,谭嗣同被召入京,面见光绪帝,准备发动变法。发表《仁书》,宣传变法。他们也得到光绪帝的认可,可以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们整顿吏治,缩减多余的官员。
这场变革触动了封建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遇到的阻力也很大。特别是慈禧太后,她刚开始时对变法比较模糊,纵容他们。
但当这场变革进行100天时,慈禧猛然发现,这不触动了她的“奶酪”?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不然的话老祖宗的基业给弄没了。
慈禧太后突然发动“戊戍政变”,捉拿这变法的核心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将光绪帝也囚禁起来,宣布废除变法之后的措施。最终“戊戍变法”以失败告终。
康有为与梁启超眼看变法失败闻风而逃,逃往国外。而谭嗣同却等着人过来抓他,他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他说变法必须流血牺牲,今天的中国未听到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所以这个国家不昌盛,今天有了,请从谭嗣同开始。这也表明了他以死殉法的决心。
谭嗣同被捕入狱,慈禧太后为了杀一儆百,案件也没多审,直接拉到北京菜市场处斩。这其中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他们并称为“戊戍六君子”,英勇就义。
让人感到可悲的是,谭嗣同的死,并没有唤醒民众,他被押入刑场的路上,一路遭到围观群众的谩骂、嘲讽、进行人身攻击。
在行刑过程中,屠夫故意把刀磨钝,让谭嗣同痛不欲生,慢慢死去,砍了三十多刀才断气。谭嗣同英勇就义,年仅33岁。
在狱中,他留下了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而他的父亲谭继洵身为湖北巡抚,却见死不救。在他死后,他的父亲含泪写下这副挽联:
淫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
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