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上老妈给宝宝吃早餐时,把他都玩具弄倒了,他很生气,马上就开始闹起来了,开始耍赖皮了。我在房间听到哭声后,到客厅看了看,开始哄他,叫他别哭,让他把玩具重新摆好就可以了。我一动他都玩具,他哭得就更厉害了。
我再耐心的跟他讲道理,说奶奶不是故意的。我们重新摆好就可以了。他嘴里只是不停的念叨:我的玩具搞乱了,搞乱了!摆不好了。
看到他这样,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自己也意识到,情绪有点不对了,有生气的苗头。但还是能克制自己没有生气。昨天晚上发现老妈的病又开始犯了,怕一生气又刺激到她。
宝宝越哭越厉害,我也越来越生气,开始对他大吼大叫,甚至收他都玩具威胁他,再哭就全部没收他的。越是这样,他哭得越厉害。
最后,我终于爆发了,把他一个玩具摔得粉碎。把他的奥特曼玩具,全部收了起来,任他大哭。
就这样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才平息。
事后非常后悔,再回顾整个事情的过程,一件很小的事情,硬是被自己给搞得更严重。之前看的育儿书里的道理全部忘得一干二净。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搞不定一件小事。知行合一的道理,在此时都变成了扯淡!
再回顾这周的周计划,很多任务也硬是给拖着不去完成。上班时,时不时打开手机胡乱点开看,微信朋友圈虽然戒掉很久了,但看到群里消息的红点点,就忍不信要打开,看到众号的推送就忍不住要打开,经常不知不觉就看得入迷了,然而,那些文章并给有什么用,只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已。知道不能浪费时间,可要做到时,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对于计划中的任务,心里总想找个借口,给自己不完成任务找个合理的理由。知道要坚持的道理,知道不能拖延,知道要早点睡,可是要做到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前段时间一个晚上,看了华杉老师在得到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标题是“如何学会知行合一”,看完后拍案叫绝,并马上开始行动,开始去“知行合一”,也开始了几周超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最近又开始懈怠了。笑来老师说得非常对,人就是要经常被提醒,很多道理很容易忘记,要经常复习。
华杉老师说,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做到“切己体察,事上琢磨”,就是相信自己说出来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那些从小就耳熟能详、老生常谈的话,切己体察,知行合一,照着那些话去做。
知道锻炼身体有好处,就要去做,否则就是不知道。做到多少,你就知道多少。拿道理去约束别人,自己却做不到,那是扯淡。就像广告公司从来不给自己做广告一样可笑。知道滴水石穿的力量,就要去滴一个试试,要不然你怎么知道你能不能滴呢?
我们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人生的道理其实你基本都听过,人和人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也就是在能不能做到的区别。如果学习不知行合一,只是晓得些说法,学会几个新词儿,认识几个新人儿,那不是学习,那是玩物丧志。
2021/1/17 22:22 于东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