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49279/6034e0cc0857269a.jpg)
走进新会区崖门镇旺冲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矗立在村口古色古香但朴素的牌坊。据说这座牌坊全是名家手笔:邀请对联名家谭仲川、柯明铮、赵嘉平创作对联,请书画名家卢乔根书写。捐建人是旅委内瑞拉侨领陈家驹先生。背靠绿色山脉,绿树掩映的整洁村道贯穿全村,村民的欢声笑语萦绕在耳畔……旺冲村整洁的道路、整齐划一的路灯、清新舒适的绿化、错落有致的村屋、一应俱全的文体设施,使人眼前一亮。这恰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崖西旺冲前临崖海,背靠古兜大山,每天都有轮渡通航会城、江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华侨、港澳同胞人数众多,是崖西的著名侨乡。不仅如此,旺冲村更是新会革命老区村,是战时新会县“国统区”的重要交通点和西南区的门户,是崖西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革命精神一直在这个地方传承着,红色文化根深蒂固......
遥想当年发生在这里的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写下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人民的深情,仍会让人热血沸腾。旺冲村陈公祠(原图强小学)是当年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地点之一,通过借鉴延安和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办学经验及做法,临危受命的共产党员陈华钜、李鸣夫妇以及其他爱国志士在这里成立中共旺冲支部,为村民办学施教,还主动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在抗战白热化阶段,陈华钜等同志还先后成立“旺冲青年抗日先锋队” 和“妇女抗战后援会”,组织村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要问当地村民最自豪的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说,从1939年成立中共旺冲支部以来,“跨过了山坡,又趟过了水”,这里的党组织活动从没有停歇过,责任奉献的红色革命精神一直在这小乡村传承着,影响了数代人。
昔日的图强小学,如今的陈公祠。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找“红色印记”、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等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一直在进行着。近年,旺冲村更是加大投入,把陈公祠打造成更具红色韵味的革命基地:陈公祠展馆分设八大展区,分别展示旺冲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碉楼文化、农具、剪纸文化、活动风采、新时期的思想等成果。并配备专业展馆讲解员和线上专业语音讲解等等。至今已经吸引了许多海内外同胞前来参观学习,缅怀峥嵘岁月,重温革命往事。
旺冲村自然环境美丽,也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里,一桩桩革命事迹由书上的文字幻化成立体的故事,鲜活了起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崖西旺冲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依托革命老区的文化底蕴,旺冲村将能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旺冲革命老区的重要历史地位。真真正正打造好旺冲红色革命品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