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个影响你生活的重大事物不在了,你将会做什么?”
我们彼此看看,不知道老师要说什么:“比如说,你赖以生存的工作没有了,甚至你赖以生存的行业突然有一天就被代替了,你将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这是那一天老师留下的作业。
在看完博士班同学们交上的答案后,他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同学,我们一直都觉得他是一个很顺的人。”
“毕业那会儿,有个机会来中国上班,他没有犹豫,来到了中国,比别人早了五年。”
“后来他又进入了一家中型企业,面对别的公司的挖角和诱惑,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公司从小做到大,一直到上市。”
“在别人还想知道他是否有对象的时候,他突然就宣布结婚了。当别人犹豫要不要孩子的时候,他这些年一口气生了三个。”
“现在他是那家上市公司的总经理。每当他拿出名片递给别人,了解了他的经历和家庭状况后,都非常羡慕他。”
“我们都认为他能做出很正确的决定,让他比别人走得快,走得顺。”
“为什么你能做出那些明智的决定?”
关于企业决策这门课的老师,应该和我们这些博士生同属一个年代,这个故事中的那个同学的经历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我的同学只是简单的回答,我只是很会下决定而已。”
在他看来,能让他飞黄腾达的秘密,就是靠着一系列的“决定”奠定的。
他下的决定又快、又狠,于是他的人生比别人的都要快,快多了。
我们常常都被一些选择困住,甚至将它搁置一旁,一搁,就是一、两年,甚至忘记了初心。
两家公司,选哪一个?
两个城市,选哪一个?
两套房间,选哪一个?
或两个追求者,选哪一个?
那么,我这个选择,到底凭什么能做出如此“英明”的决定呢?
他的回答,让人吃惊。
“理由不是想出来的,是找出来的”。
“你只要找到一个非它不可的理由,那就对了。”
我们周围很多人都想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对象,但是生活恰恰给我们的都是不完美的候选人。要等到那个十全十美的人出现,这辈子恐怕都要过完了。
这时候,考验我们能否做出决定的,就是找到一个“非选不可”的理由。那个理由,让你一定要选“一个选项”。
而那个选项,往往会是不后悔的选项。
既然不后悔,就放手去做。
我想起我,庆幸人生中做了很多这样的选择。
要不要离开家乡?
要不要出国留学?
要不要开始创业?
要不要结婚?
要不要生孩子?
要不要终生学习?
要不要持续写作?
看似影响一生幸福的这些大决定,在我眼里都不过是头脑中转瞬而逝的思考片断,只要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其他的所谓不利因素,我都会置之不理。
我发现我跟老师的同学有点像。
“理由不是想的,而是找的。”
这招真得管用,能帮助我们快速得聚焦,找到靶心。
当我们的决定做得快,不管正确不正确,人生,至少可以更快速得进入到下一步,进入到一个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境界”,而在那个境界里,我们跨出原来圈子,继续翻江倒海,羽扇纶巾,挥斥方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