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感之一

有感之一

作者: 画鸣 | 来源:发表于2017-10-08 14:15 被阅读2次

去年初,有个朋友准备在北京西城区看房子,得知这个消息的我简直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问及缘由原来是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

于是她不得已放弃了天通苑一百二十多平米的宽敞三居室,贷款200多万买了西城区的一个只有40多平的学区神盘。

一想到神小区离著名的X小只有五分钟路程,朋友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可是过户没多久,新的划片政策出台了:刚买的小破房上不了X小了,而是被划归了另外一所较差的学校。

朋友气到吐血,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礼也送了、钱也花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上不了好学校,孩子的前途怎么办?”她无比担忧地道。

  01

在传统观念中,优质的教学资源等于优质的升学率,它把学校和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没错,好学校会有更多好老师,学习的氛围也能保证,有更大的可能性把孩子送进985、211大学。

这就是学区房为什么贵,因为它有好学校。就像王思聪为什么那么拽,因为他是首富王健林的儿子。

学区房的价值还远不止如此,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里,好学校还代表着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老师能更好做到因材施教,甚至还有名校给孩子提供五花八门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

但是,你若是仅仅认为买了学区房就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了。

以2017年北京语文高考的一道作文题为例: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要做对这道题,没有相当丰富的文学阅读基础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是无从下手。而这样的能力,绝不是一套学区房能培养起来的。

进入好的学区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同时也预示着更大的挑战,考验的不仅是学区的教学质量,更多的还是孩子的学识积累。

而学识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家庭。

如果做父母的除了打牌就是玩电子产品,家里除了电器说明书之外,连一张带字儿的纸都找不到,就算你把孩子送到好学区又如何呢?

  02

今天我们形容好的家庭背景都会提及一个词:书香门第。

何为真正的书香门第?

民国时期,有个小男孩就读于浙江海宁的一个乡镇中心小学,因为战火纷飞小男孩刚读完小学就被迫一再更换学校,最后不得不四处流亡。

可这个孩子不依不饶,背着衣服、干粮和书籍又来到重庆求学。

据说,他家里有三间书房,可谓真正的书香门第。

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看完了《荒江女侠》、《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明史》、《水浒》……

不止是古典书籍,他家里还到处是父亲送给他的礼物,有狄更斯的《圣诞颂歌》、雨果的《悲惨世界》还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这样的旅行记。

后来这个小男孩上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又因为出色的成绩被派往香港,担任《大公报》的译电员。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名扬海内外的金庸先生。

金庸的长辈们,不论是祖父还是父母,留给他的都不是一个显赫的求学履历,他们馈赠给小金庸的,是从小耳濡目染的酷爱读书的好习惯。

泡在自家三间书房里的金庸也从此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门,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名家。

金庸的成长不正好诠释了“书香门第”的真正含义么?

  03

如今很多家庭为学区房绞尽脑汁,宁愿花几百万买学区房也不愿意花几百块钱给孩子买一些好书。

他们只知道用买学区房这样昂贵的方式,在孩子教育上偷懒。

更有父母除了出血砸学区房外,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成长。

还会因为天价的学区房的沉重精神压力,把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爸妈为了让你进好学校花了多少钱,你怎么还不好好读书!”

金庸的父亲拿书本送给孩子当礼物,他的母亲用《红楼梦》里的回目词做游戏。

可现在我们的家长给孩子的都是什么呢?

手机要iPhone,平板要iPad,各种玩具游戏机数不胜数,高级一点的不过是送到各种辅导班,唯独没有以身作则让孩子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的所言所闻无不局限于父母的言行。而这样增年累月的影响是高价买一个学区房、上一所好学区改变不了的。

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真正的教育无需多言。而最好的学区房,其实一点都不贵,那就是你自家的书房。

                                              选于为你读书公众号

听完此篇文章是有感悟 ,以前也总觉得自己孩子必须住在好学校附近学区房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照着古有的孟母三迁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接触良师益友,三人行必有我师。 父母对孩子而言启蒙老师也,以身作则为上。

相关文章

  • 有感之一

    当一个人处在强势区域:必须更加低调且谦和,否则失去强势地位时即会遭遇抛弃 当一个人处在弱势区域:可以采取平和姿态,...

  • 有感之一

    去年初,有个朋友准备在北京西城区看房子,得知这个消息的我简直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问及缘由原来是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

  • 有感(之一)

    今天学习一句话,自己常检点、反思。 古人说: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用要求别人...

  • 有感之一

    最近身边人多抱怨多哀愁,负面情绪比较多。 我只是偶尔说几句,一般仅限于陈述事实,尽量不抱怨不评论。 我意识到能够安...

  • 归来有感 之一

    归国二十余日,由新鲜到熟悉,再次体会到久违的亲情与风味。前日返济,虽相隔不过一年,仍惊讶于拔地而起的高楼之密:一来...

  • 读书有感之一

    前几天看到《文学回忆录》第四十讲——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二),提到几位英国女小说家,于是第二天就到图书馆借了几本回来...

  • 生命有感之一

    这篇文章也颇有点凑字数之嫌,因为这几天一直在想做自己的公众号,所以对于简书更新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了。我是16年就注...

  • 即兴有感之一

    https://mp.weixin.qq.com/s/p69DcsIf_G0_rEPf-KOQNw ———————...

  • 读一生书,一生读书,读书而后有感(之七)《睿智的看待生命》——读

    读一生书,一生读书,读书而后有感(之七) 睿智的看待生命 ——读贾平凹《自在独行》有感之一 ...

  • 读《原则》有感之一

    《原则》,这本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的作品,已经成为2018年创业、金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感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ie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