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个年级的补课营销刷屏了,动不动就说哪个年级的暑假很恐怖,一不小心被人落下十万八千里,以后想追是追不上了。除了高三,哪个年级的暑假都恐怖,就问你慌不慌?同样的话术,改个年级就行了,这些营销的人可真够懒的,但就算这样,当韭菜的还不少。
由于短视频的碎片化,很多人刷到的信息都是零散的,看到这么恐怖,有人吓到了,焦虑了,就报课了。一个暑假过去,有效果吗?也许有些有,但大部分只是买了个心安理得,然后学生很疲惫,家长很火大,亲子关系更加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呢?靠制造焦虑总有上钩的,家长们为啥心甘情愿当韭菜?我试着来分析一下。
一是家长们没有分辨能力,随便吓唬一下就怕了,嗯,有道理,报总比不报好,花了钱多少有些收获。就不去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疲劳程度,心理压力……
二是家长没有长期的规划,什么时候该重点培养什么不知道,只知道学的越多越好。填鸭式的把他填饱了,短期看来分数有了,但他的内驱力没了。
三是家长的价值观不清晰。在他心里,长期来讲什么最重要不知道,他可能觉得现在费老劲提点分比亲子关系还重要。
当然,我作为旁观者的角度随便说说是很容易的,真正到自己就难了。我作为家长,跟真正优秀的家长比差远了,但好歹我现在有个好心态,我觉得一辈子是个长跑,不能用短跑的方式去跑,这才能哪跟哪啊,不急。
网友评论